编者按:
2008年10月24日,由传媒领袖网主办的首届“传播领袖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近百位传媒界的精英人士出席了该论坛,《南方周末》众望所归,成为唯一一家获得“2008中国优质媒体创新奖”的媒体,南方周末执行总编辑向熹获得了“2008中国优秀总编辑奖”。
《南方周末》这份报纸至今已经走过了24个春秋,可以说是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给一代代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上世纪90年代,南方周末的舆论监督特色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空前的肯定,当时民间一度流传“南有《南方周末》,北有‘焦点访谈’”。现在随着南方周末的第三次转型,《南方周末》报头那句“在这里,读懂中国”也日渐深入人心,被公众接纳。
此次论坛上,向熹先生作了题为“新媒体时代,内容媒体的价值回归”的演讲,他指出了悬在中国纸媒业头上的三把剑已经出鞘,中国纸媒行业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伴随着世界经济的退潮形势已然显现。他分析了以内容见长的报纸媒体在变动时代如何认识自我价值,求得商业模式的创新,求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为《南方周末》的执行总编辑,向熹先生似乎更愿意站在全局,站在中国传媒业的大局势下,客观的去看待《南方周末》,虽然《南方周末》的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目前在中国的传媒界的地位也是不容置疑,但他更多的是看到了中国媒体的成长、成熟,《南方周末》与其他媒体之间的相对落差正在缩小。
在谈到《南方周末》所取得的成就时,向熹认为以前只要有价值优势就能胜利,后来需要正确的世界观和优秀的方法论,而且他本人更看重方法,他不断重复的一句话就是“任何困局都是方法的困局”。
传播高峰论坛上南方周末执行总编辑向熹在做演讲
向熹个人简介:
1972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9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
1995年7月起,历任南方日报记者、编辑。负责经济报道与经济版编辑工作。
1999年担任南方日报机动记者组副组长,在总编辑直接领导下,主持“新千年特刊”、“中越边境排雷”、“华夏文明千年行”等重大采访的策划与实施。
2001年担任南方日报新闻采编中心主任,负责南方日报日常编务统筹、特稿发动。
期间以假日特刊为阵地,发动南方日报报纸改革计划。
2001年后南方周末常务副主编、主编,积极实践“都市特稿”、“时政报道”等新闻品种,在时政报道上取得较大成就,代表作有《他们眼中的胡锦涛》、《癸未施政》系列专题。
2003年创办精英男性杂志《mangazine.名牌》,提出“精英复兴”的论断,倡导“追求卓越,优雅生活”的人生态度。
现任南方周末执行总编辑兼《mangazine.名牌》主编。
正义 爱心 良知 理性
传媒领袖网: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担任《南方周末》执行总编的?
向熹:我是2001年到南方周末的,集团任命我是第一副主编,2002年担任南方周末主编,2003年中改任《南方周末》副总编辑,2005年担任南方周末报系执行总编辑一直到现在。
传媒领袖网:从记者到总编,您认为记者和总编这两个职业有什么区别?
向熹:不一样,因为记者是一个纯粹的技术岗位,一个采访的技术岗位,总编不仅是一个技术岗位,还是一个管理岗位,在南方集团,二级部门没有社长,所以二级部门的总编实际上是两个岗位合一的。因此,对总编的要求多了,首先,在采编方面的专业能力,尤其是判断力和策划组织力;第二是对市场趋势的把控能力;第三,目前来说还需要有超强的变革能力。现在是中国的变革时代,也是媒体的变革时代,纸媒需要调整自己适应外界的方面很多,而每一次产业方向的调整、内容方向的调整次都牵扯到人的调整、利益的调整、流程的调整、组织结构的调整,这些都是对这一时期总编的考验。
传媒领袖网:据了解您在上大学的时候就组织了“责任与良心”这种方向比较强烈的活动,我看最近这几期《南方周末》推出了企业责任社会报告,您认为中国目前的企业缺乏社会责任吗?
向熹:一件事被倡导,肯定因为它稀缺。我们不能说每一个企业都缺少社会责任,但企业群体对社会责任的担当目前来看还是有不足的。当然,这也是一个历史阶段的现象。如果企业自己没把自己发展好,你要让它考虑更多的社会责任,恐怕它也考虑不过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企业会更加重视社会责任。
这个企业社会责任中心是南方周末做了多年的“创富榜”及“世界五百强在华投资企业排行榜”的基础上升级而来的。今年要推“三榜”,强力推出的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榜,而此前的“两榜”,区别于其他排行榜的地方也在企业的社会责任。
“两榜”是南方周末前任总编辑张东明积极推动创立的。我们只是在继承、做大。
传媒领袖网:社会责任也是南方周末现一直在追求的。
向熹:是的,南方周末的理念一直强调“正义、爱心、良知”,后来又加了“理性”。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