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新闻人物 >> 文章正文

报业先驱林白水:白话报宣传民主第一人
作者:佚名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更新时间:2009-3-18 9:10:29

  自明而清再到民国,多少精英涌入北京,在此做官、应试、研究、革命……《北京的红尘旧梦》(刘东黎著)描绘了那些文人丛中的旧闻轶事、政界学界里的陈迹残影,平和之中带有诗意,雍容之中包含智慧,温和之中积蓄着狂放与炽热。如今知道林白水的人已经不多了。他是中国报业的先驱人物,办报始于晚清年间,是运用白话报进行民主宣传的第一人。

  用白话报进行民主宣传的第一人

  北京有个棉花头条胡同,就在宣武区果子巷的北面,是条并不起眼的小胡同。在它的东头是四川营胡同,这条胡同的得名与明末传奇侠女秦良玉有关。秦良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式由朝廷任命的女将军。明崇祯三年(1630年),满清以蒙古人为向导,穿越长城进入河北平原,连下永平四城,直逼通州,京畿震动。秦良玉散尽家财以充军饷,北上勤王,解除了清兵对北京的威胁,立下了赫赫军功。当时她的军队就驻扎在这一带,这里也因此获名“四川营”。

  秦良玉当初在此屯兵的时候,遇有“兵卒违反法纪者,就戮于此,孤魂无归,时出为祟”,所以当时有记载说,此地不适合居住。而位于棉花头条最东头路北第一座门所属的院落,据说更是北京城里有名的“凶宅”之一,民国时期著名的报人林白水,就是在这里居住期间被军阀逮捕而杀害的。

  如今知道林白水的人已经不多了。他是中国报业的先驱人物,办报始于晚清年间,是运用白话报进行民主宣传的第一人。

  从清末再到民国,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荡和新闻界同仁不断的抗争,北京的新闻界业已形成了相当的影响力。北京城一份《京报》,一份《社会日报》,都是非常有名的。两家报社都在现今北京的虎坊桥一带,当时居住在这一带的文人很多。《京报》的老总是邵飘萍,林白水就是《社会日报》的老总。

  林白水作为当时中国新闻界的领军人物,“诸报无不以刊白水之文为荣”。而他写得最多最好的,是有时署名、有时不署名的时评。林白水的政论小品,就连标题也能弄出不少诙谐和趣味来,如《俄国武官不客气的说话》、《商部尚书吃花酒》、《大家听戏,好玩得很哩》等,令人莞尔。看看林白水的一段文字:

  张之洞看见俄人占了奉天,也着了忙,就跑到俄国钦差衙门里面去求见他……俄钦差冷笑道:不行也要行了!张之洞还乱嚷道:万万不行,万万不行!那俄钦差卷着胡子,抬头看着天,拿一条纸烟只管一上一下地吃,不去睬他……(《俄国武官不客气的说话》)再摘录一段:北京近来又立个商部,这商部尚书是庆王爷儿子载振做的。这位载振很喜欢吃花酒。有一天约了几个商部侍郎,还有几个阔佬,在北京余园地方吃花酒,又叫了许多局子,那种花颜云鬓,陪着红顶花翎,坐在一块儿,着实配得很哩!可巧有一位御史,姓张名叫元奇,知道这桩事体,立刻做了一本奏折上去,皇太后听见这话,就降一道懿旨,淡淡的骂了几句!(《商部尚书吃花酒》)

  我们想象不到百年前的新闻竟是这样的面目,不是一本正经的陈述,而是带有话本或评书的特色,以浅白的文字报道时代的真相,倒也浅白生动,惟妙惟肖。一方面是国土被占、民不聊生,一方面则是高官大佬们仍然沉溺于听戏吃花酒,照常取乐,一个时代的面目就这样呼之欲出。在黑枪如林的乱世,能够以笔为旗,以报纸为阵地,揭露政客们的胡作非为,这的确是需要勇气的。

  不光文章写得好,这个林白水本人也很有趣。他颇有些“名士”脾气,每篇时评仅收稿费五元(当然已经比一般稿件的稿酬高一倍多了),而且非等这五元用尽之后,才动手写下一篇。一次,一位朋友来看他,他留这位朋友吃饭,可一摸身上才发现囊空如洗。他说了声“你稍等片刻”,便伏案疾书。“一盏茶的工夫”,一篇千字文就毫不含糊地搞定,于是吩咐仆人:“赶快送到报馆去,要现钱。”仆人旋即带回五元钱,林白水于是请朋友到饭馆大快朵颐。看来,林白水不光是一个正直勇敢的报人,也是一个潇洒放达的名士。还有一件事可以看出林白水古道热肠的气质。当革命党人赵声、刘光汉欲发动南京起义,因经费无着不能成行,这时有人建议他们去找林白水。而此时林白水因办报需自筹经费,经济上也十分困难,身边也只有一部数十万字的《中国民约精义》的手稿,但他还是慨然允诺代筹经费,并刺破手指写下血书,向商务印书馆以书贷款一千元,全数送给这两个革命党人,自己分文未留。

  林白水是福州人,出生于1874年1月17日,本名林獬,“獬”是传说中的独角异兽,能辨曲直,见人争斗,必冲上去用角顶恶人。而林白水的报人生涯,就颇似那只疾恶如仇、除暴安良的“獬”。他使用过的名字很多,最为人所知的就是“白水”。据说他家乡有座白水山,他常对人说:“吾乡青圃白水山是吾他日魂魄之所依也。”他是从四十岁时始用此名的,字少泉,“泉”字身首异处即为“白水”,有“愿以身殉所办之报”的含义。他一生以文字名世,最终因言获罪,此番宿命,似在其名字里也一语成谶。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文章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9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