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分类传媒 >> 网络 >> 文章正文

“人肉搜索”:网络监督与现行制度该如何衔接?
作者:佚名     来源:CCTV     更新时间:2008-12-25 9:51:34

  《侵权责任法(草案)》拟写入网络侵权,约束个人行为,强化网站责任,当人肉搜索指向官员,是与普通公民同等待遇,还是要区别对待?公众人物的个人空间该如何界定?官员频遭网站曝光,是该立案彻查还是自正清白,网络监督与现行制度又该如何衔接?《新闻1+1》为您解析。

  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说到“人肉搜索”这个词,的确是一个让人觉得爱恨交加的词汇,说它爱是因为它网罗了民众,尤其是网络上的公众对于信息的渴求。那么说到恨,是由于它有可能引发侵权这种行为。那么当一个官员如果遭遇到了人肉搜索的话,他应当如何去面对呢?那么当人肉搜索进行到官员头上的时候,是否存在这样一个度,要适可而止呢?那又引发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说对于普通人和对于官员,它的个人空间到底大小有不同吗?

  王先生,我想听听你的意见,就是说当人肉搜索在面对普通人和面对官员的时候,有不同的地方吗?

  王锡锌(特邀观察员):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利用开放的、互动的、共享的网络平台,来获取信息的一种技术,那么它所满足的是知情权,但知情权有时候我们看到,它可能会和个人的隐私权发生冲突。但是谈到个人的隐私,我们要强调,这种隐私权最核心的要素是私。基于这样一个私的考虑,我们自然地会发现,针对个人,作为一般公民的个人,而和作为官员的个人,在这两者面前,私的程度会有所不同,官员因为他行使着公共权力,官员因为他的言行可能会涉及到更多的社会利益和共同利益,因此,他们的所谓私人空间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主持人:

  《新闻1+1》,不一样的解析,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会着重去关注官员的这个私和个人的这个私到底不同在什么地方,那么我们首先还是来看看当官员一旦遭遇了人肉搜索会发生什么。

  (播放短片)

  解说:

  刚刚过去的几天,对于县委书记杨光远而言并不平静,他患癌症住院的父亲突然昏厥,并接受抢救,他正在上小学的孩子不断被好奇的同学询问家中是否家财万贯,更多的则是来自熟人、亲戚关切的电话,询问他是不是出事了,而这一切都源于一篇网络帖子。

  帖子中,15位县委书记的照片被一一罗列,也许很少有人熟悉这些边远贫困县城的方位和名字,但人们目光的焦点都汇集在他们所佩戴的手表之上。其中,陕西汉中某贫困县县委书记杨光远脱颖而出,网友指出他手上佩戴的是一款价值52万元的劳力士名表。跟帖者中有人质疑,一个县委书记的月工资是否买得起劳力士,还有人开玩笑地怀疑杨光远带的是不是一款山寨版的冒牌手表。而对杨光远的人肉搜索也随即展开,价值525725元的这款劳力士被不少网友认定,就是杨光远照片上佩戴的那一款。

  字幕显示:“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

  “如果你恨他,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

  解说:这是一句广泛流传于网络的名言,杨光远只是众多被搜索对象中的一分子。从2001年微软陈自瑶事件到2006年震惊全国的虐猫事件,再到刚刚尘埃落定的人肉搜索第一案,人肉搜索已经走过了8个春秋,而值得注意的是,近一段时期以来,官员逐渐成为被搜索的主要对象。

  今年12月,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开会时的照片被网友上传至各大论坛,先是因为他常抽的1500元一条的九五至尊香烟和他先后换过劳力士、江诗丹顿、帝陀表等等四块名表,座驾为名车卡迪拉克在人肉搜索之下也被公之于世,此外,其地为南京房地产老总的信息也很快被爆料。就在上月,被指控猥亵11岁女孩的深圳海事局原党组书记副局长林嘉祥案件公布调查结果,事件的起因则也是因为有人将事发时林嘉祥在深圳酒楼里的一段监控视频上传至网络,以及随后展开的人肉搜索。

  而面对洪水般的质疑,不少当事官员被搜索后都选择了沉默,或已经被纪检监察部门调查处理。手表风波中的杨光远则做出了另一种举动,面对网络上潮水般的质疑,这位县委书记对媒体表示,网上的照片是一年前一次座谈会时所拍摄,所带的是一款普通的梅花牌手表,自己可以坦然接受组织的调查,并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

  佛坪县政府网站上也于12月21日专门发表声明,对外界的质疑予以官方回应。巧合的是,就在佛坪县政府公开声援杨光远的第二天,恰逢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审议《侵权责任法(草案)》,草案中的一大亮点就是对网络侵权做出了明确规范,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实施侵权,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而对于近来频频遭遇人肉搜索的官员来说,或许他们要面对的远比普通公民复杂许多。

  主持人:

  好,王先生,我们今天就先从南京江宁区的房产局的周久耕说起,他这个手表事件可以说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是我们看他自己的反应,到现在为止沉默不语,一言不发,那我想知道你怎么看待他的这种举动,沉默在这个时候是不是一个很好的回应方式?

  王锡锌:

  沉默作为一种对网络上针对他的不利信息的一种反应,当然可能也是不得已,因为这种信息一旦释放出来以后,如果这个官员,我们说的这个最牛的周局长,如果他要做出回应,要做出澄清的话,他是有平台的,就像我们看到陕西汉中的县委书记,他是采取了一种回应的态度,那么在这里这种沉默可能会给公众更多的想象力,我认为沉默只是一种不得已而为的这样一种策略,那么对于他个人来说,其实公众既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那么你个人有权甚至也有责任去做出回应。作为他所属的机构来说,我想他们就这样一个公众所提出的负面信息的回应来说,可能也是具有这方面的责任。因此,与其保持沉默,在这种情况下不如做出回应,回应可以引起交流,回应可以有一个互动。

  主持人:

  也许人们就会说了,沉默可能就是四块表的事,如果一张嘴的话,那就不知道有多少块表的事了,也许就是因为这种担心,所以在陕西佛坪这位县委书记马上就站出来说,不是这么回事,我的手表绝不是52万,只是两千块钱,那你怎么看待完全截然不同的一种,为自己洗干净,为自己更名的方式,你觉得这是一种好方法吗?

  王锡锌:

  后面这种方式我们也不能说他是为自己洗干净,就像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不要说在网络上,就在一般情况下,可能我们提出了指向某一个个人或某一个官员的负面信息,那么它自然需要做出回应,至于你的回应是不是符合事实,当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地就你所做的回应来进行进一步的信息的获取。所以我觉得这样一种互动本身就是我们在这样一种互动,比如利用互联网,或者说通过其他的一些信息媒体的平台,来进行交流和互动,可以使公众进一步地去获知一些真相,一些事实,而我强调这样一些事实和真相之所以需要回应,是因为他们是官员,官员背后代表着公共权力,官员背后甚至代表着我们政府部门的形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所以我强调,回应是官员个人的权力,但更是我们公共权力背后的一种责任。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人肉搜索”该为自己正名
“人肉搜索”天使与魔鬼的拥抱
女房客遭人肉搜索案 宣判其诉讼请求被驳回
“网络暴力”,想说恨你不容易
网络惊现人立方搜索 比人肉搜索更囧更强大
警察不如网络 "人肉搜索"折射公共心理危机
中国青年报:“人肉搜索”的罪与罚
评论:人肉搜索利弊皆存本身并无“原罪”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南方周末》
执行总编辑 向熹

任何困局都是方法的困局
《东方早报》
社长 秦恒骥

孜孜以求做优秀新闻
《北京青年报》
王世荣

电视主导奥运报道
《华西都市报》
社长 李宇西

《时代》的封面来自《华西都市报》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