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传媒观察 >> 研究 >> 文章正文

中国论文数量上升质量堪忧
作者:佚名     来源:财经网     更新时间:2008-12-11 9:30:49

  内地的国际科技论文总数已稳居世界第五,但过去十年间约四成论文无人引用;内地在美专利尚不足韩国的八分之一。

  2007年,中国内地科技机构被汤姆森路透集团旗下《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CI)数据库收录的论文共8.91万篇,比上年增加25.2%,占世界总数的7.0%。这一数据与2006年相当,位居世界第五位,仅次于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

  过去一年,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被SCI收录的论文分别为1.98万篇、0.84万篇和83篇。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12月9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2007统计结果还显示,中国社会科学论文总数居世界第十位。

  中国内地机构为第一署名单位的社会科学论文中,2007年被汤姆森路透《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SCI)收录的为790篇,比上年增加293篇。如果算上那些并非第一署名单位、与海外机构合作的论文,这一年被收录的中国论文共2478篇,而当年SSCI数据库收录的全部论文为16.66万篇。

  其中,中国的经济学论文被收录105篇,居各学科之首;紧随其后的是社会学和教育学,分别为88篇和22篇。

  按SSCI收录论文数排名,中国处在世界第十位,排在中国之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荷兰、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

  不过,就一个国家的整体研究水平而言,最重要的指标并不是论文发表总数,而是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学术界通常用一篇论文发表以后的被引用次数,来衡量其质量和影响力。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显示,1998年至2007年,中国科技人员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国际论文中,有61.5%的论文在十年间被引用了至少一次。但这也意味着,有近四成的论文尚未被人引用,甚至没有被作者本人引用。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潘云涛研究员告诉《财经》记者,论文被引用情况与学科领域本身等因素也有关系,例如,一些冷门领域的论文,被引用的几率肯定小于热门领域。

  科技部主办的《科技日报》则认为,投入产出比太低是目前中国科技界面临的大问题,中国科技工作者总数在2006年已经达到2174万人,居世界第一位,以这样一支科技力量创造出位居世界前列的论文数量不足为奇。但问题是,“这40%的论文十年间根本没人看,或看了也不引用,好像是垃圾论文,这些论文后面的科研劳动可以说是无用功,浪费了大量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

  1998年1月至2008年8月期间,发表SCI论文数超过20万篇的共有14个国家。其中,中国科技人员发表SCI论文57万篇,平均每篇被引用的次数为4.61。在这14个国家中,中国SCI论文的总被引用次数排在第10位,平均被引用次数则排在第12位。

  相比之下,美国在这期间发表论文约296万篇,是中国的5倍之多,平均每篇被引用次数达14.28次,也远远超过中国论文的平均水平。

  实际上,有大量的中国论文并未被SCI收录。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统计,该所建立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简称CSTPCD)2007年共收录以中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论文46.3万篇,比上年增长14.4%。而学术界普遍认为,这些论文的整体质量和影响力,不及被SCI收录的论文。

  此次中国科技论文统计,还列入了中国在美国、日本和欧盟申请和获得专利的情况。结果表明,2007年中国在美国、日本和欧盟申请和获得授权的专利数均比上年有较大增长。其中,2007年,中国内地在美国申请专利共3903件,排在世界第11位;获得授权的专利则为772件,排在世界第16位。

  不过,中国2007年在美国获得授权的专利数量,还不及韩国的八分之一,后者这一年获得的美国专利数量为6295件。

  潘云涛说,这说明,在美国获得授权专利方面,中国即使与韩国相比,“也有相当大的差距”。她同时指出,中国在美国获得专利数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了韩国,韩国2007年在美国获得专利数是1994年的6倍多,中国则是16倍。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只见速度不见质量 《震撼世界的七日》带憾落幕
中国启动网站身份认证 或可降低网民受骗概率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做好电视剧的“国家队”
从不许提问到舌战 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走过25年
核心期刊论文版面费1万8 潜规则催生"论文中介"
第80届奥斯卡:崛起“欧洲军团” 少了中国身影
中国纪录片《长征》登陆美国主流电视台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南方周末》
执行总编辑 向熹

任何困局都是方法的困局
《东方早报》
社长 秦恒骥

孜孜以求做优秀新闻
《北京青年报》
王世荣

电视主导奥运报道
《华西都市报》
社长 李宇西

《时代》的封面来自《华西都市报》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