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分类传媒 >> 电视 >> 文章正文

从《士兵》到《团长》:国产电视剧往何处去
作者:佚名     来源:解放日报     更新时间:2009-3-26 9:16:41

  四家卫视争抢首播、零点试播、不断抢播、自律公约……《我的团长我的团》不管其水准究竟如何,恐怕都会在中国电视剧史上留下那么一笔。国产剧经历这些年的风风雨雨,数量做大了,口碑却仍然比较一般,再加上韩剧、美剧、日剧在网上几乎铺天盖地,中国观众的胃口早被越养越刁。《团长》引发的轰动性关注,究竟意味着国产剧将往何处去呢?

  龚丹韵:《团长》红到如此地步,您觉得正常么?

  刘海波:不正常。可能还是我们太缺乏好的国产剧了。《团长》的轰动效应得益于此前原班人马制作的《士兵突击》。《士兵》确实是近几年非常匮乏的好剧,它为当下的中国人提供了一种精神支柱、一种生活哲学。人究竟怎么活才有意义呢?在许三多那里,这不是一个哲学问题,而是实践问题。不管值不值,先去做,所以他一个人去修路,一个人坚持操练。其他人不做,他们又活得如何呢?只剩空虚。这就是《士兵》的精神拷问。它的大红大紫,让大家对《团长》倍加期待,结果造成了一窝蜂地争抢。

  但是《团长》未能达到《士兵》的水准,主要是情节太拖。它依然想提供一种精神哲学,团长龙文章身上,与许三多有一脉相承的东西,但没有《士兵》明了易懂,太多的烟幕弹把人物性格和内心遮蔽掉了。虽然也沿用了许三多那种反英雄叙事,但龙文章太另类,不傻不糊涂。主创人员自己也承认该剧人物有点猥琐和矫情。所以观众很难认同,更别说共鸣了。如果说《士兵》是励志剧,非常阳光,《团长》则较为灰暗,烟雾弥漫。

  龚丹韵:《士兵》的好评在于提供了全民共鸣的精神支柱。是否这种支柱并非每一部电视剧都能找到,所以其成功也是不可复制的?

  刘海波:不能这样说。归根到底,影视作品永远只有那么几个母题:爱、生存、毁灭等等。数以万计的作品都在重复演绎这几个母题而已,但是因为有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故事,看到现在也不显重复。一个戏好不好,不在于有没有提供精神支柱,编剧岂会不知道写故事就要写真善美、写精神?问题是,能否借助人物故事,把编剧心里的主题精神有效地传达给观众、感动观众。

  《团长》不是没有精神主题。显性的主题是龙文章一直在忽悠整个团打回去,一千多个人的尸体和灵魂在叩问,所以一定要带他们回去。更深层的主题也涉及许三多那样的逻辑:不打回去又怎样?浑浑噩噩、苟活保命就舒服么?还是别问理由和结果,先去做、去打。其中当然有民族大义的支撑,但关键在于这是一个炮灰团,大家都是死过一回的人,苟且活着没意思,不如换一种活法或者说死法。重头戏在最后几集,几个敢死队员死守在日军的碉堡里,说好4天就来的支援,结果10天没来,20天没来,30天还是没来。没错,他们是炮灰、是棋子。但炮灰团能被艺术表现,原因就是他们是主动做炮灰,而不是被动的行尸走肉。拥有人的主体性,你就是人;没有,你就真是炮灰了。龙文章唤醒了这群散兵游勇的主体性,既然注定是炮灰,不如就用炮灰一样的生命做一点有意义的事吧。这就是和《士兵》一脉相承的地方。如果观众没有感受到这个主题,那么有也等于没有。

  龚丹韵:很多人感叹美剧怎么个个是精品,为什么我们能有效感动观众的好剧如此之少?

  刘海波:《士兵》此前经过多年打磨。先有人物鲜活的舞台剧,最后才改成电视剧,可以说是精雕细琢。我们大多数电视剧生产是低成本操作,急就章,大致有个情节框架,随后把编剧关在宾馆里,规定几个月交稿,有些编剧还把任务分摊包给枪手,这样当然很难出精品。

  美国电视网基本是四家独大,全国覆盖。这四家有着雄厚的资金支持,为证明自己的品牌实力,他们愿意不断高成本投入,聚拢庞大的制作团队,独家生产巨片。且美剧大多是一周播放一集,边播边拍,根据观众的反应,及时修改后面的剧本,一旦收视率太低,可以立即撤销。这种播放习惯也不可能造成恶性竞争,比如《越狱》,再怎么红,一周也就某个时间段放一集,其他时间还得看别的。

  而我们采取的是制播分离。制作方不是电视台,而是影视公司,他们决定不了作品的播放,风险太大,一般也不愿意投巨资押一个电视剧,这也是为什么频道上永远是家庭剧多、室内剧多的原因。《士兵》是华谊兄弟影视公司制作,全部拍完,再与一家家电视台谈购买协议,当时并不看好它,只有几家地方小台去买,所以即便后来好评如潮,制作方仍然只赚了一点钱,好剧卖不出好价。而《团长》有《士兵》的大火打底,看好的电视台太多,前几集的样品刚出来,首播权不说,连第二第三轮的播放权都卖掉了,赚得盆满钵溢,结果有些电视台现在又喊亏。我们电视剧的生产模式存在巨大的营销风险,也没有打磨好作品的时间和精力。最后势必造成恶性竞争,抢夺有限的精品。《团长》是一个导火索,把这些潜藏问题暴露了出来。

  龚丹韵:这是一个众口难调的时代,全民认同的好剧越来越少,会不会就是常态?

  刘海波:确实市场在不断细分。有公司会专门调查,一部电视剧的收视人群主要是哪些。比如当初《士兵》先在网上火起来,很多网民恰好是比较空虚的一群,于是一击即中。中老年观众更喜欢儿女情长的东西。《士兵》没有卖出好价,是因为很多人不识货,觉得连一个女人都没有怎么会好看。今天讨论的这些片子属于中国电视剧史上的另类。《士兵》的火没人想到,《团长》究竟能火多久也没人能猜到。想拍出一部好剧,把细分的人群统合起来,这个点在哪里实在太难找,有待艺术家非常真诚地观察思考社会,也有待我们的购片团队提高鉴别水平。

  回顾整部“团长”,热心观众和军事爱好者在对剧情保持高要求的同时,近日纷纷在“铁血论坛”等网上对该剧进行了全方位审视,挑出了四类硬伤——常识性错误、史实性错误、时代性错误和细节性错误。


剧中的ZB26轻机关枪配备的是弯弹夹

  “团长”硬伤·常识性错误

  布伦式轻机枪先射击后砸人

  剧情回放:在第41集的南天门战斗一幕中,迷龙在拿他的布伦式轻机枪射击之后,回手就抓着枪管向敌方砸去。

  挑错:有网友指出,那时的枪管应该是超高温的,绝对不可以用手拿着砸。人的皮肤是绝对经不住这样的高温,除非迷龙有一双“铁手”。


 
     
     

  在“花样美男”大行其道的今天,《团长》里一群看上去脏了吧唧的“纯爷们”冲到观众眼前,引发了女性观众的审美新鲜感,同时也让无数女性观众看花了眼,这帮脏男人谁最可爱……网友好似一群“择偶团”,将“该选《团长》里的哪个爷们做老公好”的讨论,轰轰烈烈地展将开来。

  热播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简称《团长》)已接近尾声,但网络有关《团长》的话题却有增无减:剧中的这些爷们谁更适合做老公?谁的演技表现上佳?甚至连演员的胡须也被网友一一点评,俨然沉淀在观众心中的一群塑像……

《我的团长》掀风云 视频网站走出盗版阴霾

  《我的团长我的团》引发的2009年第一波卫视大战,以一纸自律公约暂告段落。而在另一条“战线”视频网站上,这场争夺眼球的战争刚刚打响。无论是优酷网大张旗鼓宣传《我的团长我的团》首播权,还是土豆网低调参与《我的团长我的团》媒体发布会,视频网站正用行动洗刷靠盗版过日子的旧形象。

  500万元购得“网络首播权”

  早在2月下旬,四大卫视大打《我的团长我的团》宣传片花,优酷网便在首页醒目位置挂出《我的团长我的团》“网络首播”宣传标语。相较四大卫视竞买该剧付出的逾4000万元,优酷网不到500万元购买费显然在成本上占了优势。据称,每集不超过20秒的贴片广告已收回全部版权购买费。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上海电视节今日开幕 《潜伏》《团长》将对决
上海电视节6月开幕 《潜伏》《团长》对垒争夺白玉兰
《团长》是一次成功的营销案例
《团长》的四大类硬伤
“团长”能否再现“许三多”效应?
“喜羊羊”成功自具备完整动画产业模式
《团长》“罪状”:色调昏暗 恶炒过头
《团长》版本多情节混乱 网民上网核对原著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