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共播发动态消息13200多条,刊播《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58篇和一批重要言论,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学习与实践网累计点击量超过20亿人次,各省(区、市)主要新闻媒体累计发稿21万余篇……这一组数字,真实地记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与细节。
从2008年3月开始试点、同年9月正式启动,自上而下分3批进行,到今年2月底基本结束,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成果丰硕,宣传报道有声有色、效果显著。历时两年的宣传报道工作有哪些亮点?如何评点中央与地方主要媒体的报道特色?宣传报道积累了哪些经验与体会?带着这些问题,《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宣传组组长、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刘汉俊。
主题突出注重全方位深层次
《中国新闻出版报》:此次学习实践活动宣传报道持续了近两年时间,您如何评价宣传工作的成效?
刘汉俊:自2008年3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以来,宣传组按照中央部署,根据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中组部、中宣部指示精神,在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直接领导下,组织协调《人民日报》、新华社等15家中央主要新闻单位,人民网、新华网、学习与实践网等中央主要新闻网站,以及各省(区、市)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宣传组和省级新闻单位,紧紧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紧扣学习实践活动各个阶段的工作进展和党员干部实际,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持续不断地推进宣传工作。
各媒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突出位置开辟专栏,推出专题,大力宣传中央精神,及时充分地报道学习实践活动,形成了一定的声势,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在全社会营造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浓厚氛围。
《中国新闻出版报》:具体来说,如何总结梳理此次宣传报道工作的主要特点?
刘汉俊:概括起来讲,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宣传报道主要有4个特点:一是突出主题、确保导向,有针对性地组织报道,及时传达中央有关重要精神、重大部署和工作要求,报道活动单位组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进展情况、经验做法和实际成效;二是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增强报道整体合力;
三是扩大覆盖、加强互动,不断增强宣传报道的吸引力;四是创新形式和手段,不断增强宣传报道的感染力。
言论引领增强指导性针对性
《中国新闻出版报》:及时组织《人民日报》社论和系列评论员文章,不断增强言论宣传的指导性、针对性,成为这次宣传报道的一大亮点。请问宣传组是如何组织的?
刘汉俊:围绕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应把握的原则,针对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特点和要求,紧扣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先后组织刊播了《人民日报》社论、评论员文章58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杂谈30余篇,中央电视台短评等数十篇。比如,围绕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组织了《人民日报》社论和系列评论员文章。围绕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学习调研阶段的工作重点,先后推出了《一开始就要抓紧抓好》、《在思想认识上取得新提高》、《在深入调研中抓住新问题》等《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围绕分析检查阶段的关键环节,先后推出了《着力解决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突出问题》、《开好高水平的民主生活会》、《努力形成科学发展的共识》等《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同时,我们还结合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实际和可能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的放矢地推出了相关系列言论,不断增强评论的针对性。这些评论及时宣传中央精神和工作要求,对学习实践活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充分肯定和各级党员干部积极评价。
《中国新闻出版报》:为了切实增强评论宣传的合力,宣传组是怎样做的?
刘汉俊:为了增强评论宣传的合力,我们确定了“区分层次,合理布局,综合运用多种形式”的原则。宣传组将有关学习实践活动的评论分为3个层次:一是《人民日报》社论,二是《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三是《学习实践纵横谈》专栏。前两个层次主要安排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同步播发,扩大影响。同时,注重发挥各媒体的积极性,鼓励自选动作。如报道沈浩、王伯祥等典型人物时,《人民日报》名牌专栏《今日谈》刊发的《童言无忌、父女情深》和《政声人去后、百姓论是非》等,短小精悍、生动鲜活,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
典型示范提高吸引力感染力
《中国新闻出版报》:典型引路,贵在示范。学习实践活动期间,涌现出了一大批典型经验、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典型宣传报道上形成了哪些特色?
刘汉俊:大力宣传一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典型经验和优秀党员,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是我们宣传工作的一项重点。我们组织新闻媒体集中报道了一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如新华社的长篇综述,生动介绍了9位中央政治局常委联系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做法成效。我们还集中组织报道了23个试点单位的做法成效、5大类型共33个基层单位试点工作的典型做法以及8个典型地区的调查报告。
另外,突出宣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进典型是重中之重。我们在央视《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员风采》和《时代先锋》栏目突出报道了一批先进典型,既有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王伯祥,又有乡党委书记的模范师延林;既有纪检干部王瑛,又有专家学者吴大观;既有乡村教师龚德凌,又有援疆医生姜万富。其中“农村群众的贴心人”沈浩先进事迹一经推出,立刻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亮点,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140多家党报党刊刊载了新华社长篇通讯,网上点击率超过3000多万次,沈浩事迹成为近些年来典型宣传的最大亮点,学习沈浩事迹成为推进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沈浩入选“200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手段创新扩大辐射面影响力
《中国新闻出版报》:这次宣传报道工作,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手段上,都有许多创新之处,对于提高宣传报道的感染力,扩大学习实践活动的辐射面和影响力,起到了重要作用。请问在这方面积累了哪些经验?
刘汉俊:学习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工作性、程序性和经验性,若不注重用具体、翔实的内容来表现,容易流于形式,刻板枯燥。在工作中,我们强调各媒体要在报道中坚持“三贴近”的原则,立足实际,着眼民生,实事求是,不讲空话、套话、过头话,尽量减少会议画面,尽可能地运用具体的事例、生动的细节、精彩的画面、鲜活的语言等,努力增强报道的新闻性、真实性和生动性。如多家报纸开设“图说学习实践活动”、“图文互动”等专版,以形象生动的画面集中反映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央视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栏开设“群众评说”板块,让百姓用自己的语言评说学习实践活动。
各新闻网站也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内容和形式,网上报道和手机报成为学习实践活动宣传工作的亮点。在活动启动以来,中央媒体网站学习实践活动专题总点击量达20亿人次,共处理编发来稿5万余篇,创办各类栏目300多个,组织网上访谈30余次,学习实践活动手机报共编发50余期,刊发特刊9期,覆盖手机读者达2.5亿人次。同时,我们还注重推动报网互动,形成合力。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专门创立了由人民网承办的学习与实践网站,以打造网上主阵地。该网自2008年10月22日开通后,编辑了一大批专题、专栏,推出了科学发展观百题竞赛等一系列趣味性学习活动,受到广大网民的热捧。我们还整合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手机报和中国移动新闻早晚报等优质资源,创办了《学习实践手机报》,打造全天候学习平台,也是这次宣传工作的一大创新,被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生动地称为“掌上移动党课”。
《中国新闻出版报》:回顾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整个宣传报道工作,您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刘汉俊:学习实践活动宣传工作之所以取得一定的成效,受到各方赞扬,我认为,主要有以下3方面原因:一是有党中央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有力指导;二是有中宣部和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三是有中央新闻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作者:冯文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