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传媒观察 >> 研究 >> 文章正文

突发事件报道: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危机传播
作者:佚名     来源:新华网传媒     更新时间:2009-11-6 10:30:51
    危机传播是危机管理的关键环节

    ---《突发事件报道》序言

    童 兵

    对难以预测或未能预测而突然发生的事件进行新闻报道谓之“突发事件报道”。十年前,在中国坊间或新闻界还很少有人谈论“突发事件报道”,而当今人们不仅常常把它挂在嘴边,有一批论文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而且谢耘耕博士等人还以“突发事件报道”为题,洋洋洒洒写了一本几十万字的专著。由此可见讨论突发事件及其新闻报道,在今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之所以十年前后情况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主要是当今世界的突发事件太多了。定格在我们记忆中的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事件:美国9.11恐怖袭击、印尼海啸、伊拉克人体@@@@@@爆炸、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在中国,仅在2008年这三百六十多天里,年初南方暴风雪、3.14拉萨打砸抢烧事件、5.12汶川大地震、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部分中小企业倒闭、奥运会期间美国游客鼓楼被害事件……

    对近年全球范围内突发事件接二连三发生可以有多种原因的解释,而且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不同国家,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和原因也不完全相同。西方学者研究指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上升到5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一般会处于人口、资源、环境、效率、公平等社会矛盾的瓶颈约束最严重的时期,也往往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容易动摇的关键时期。而中国正处于这样的历史阶段,同时中国还有自己的特殊原因。改革开放搞了30年,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限制公权、解放和扩大私权,同时正在努力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享,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不同利益集团和得益人群相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近几年,不仅一般性突发事件频繁发生,而且群体性事件也日益增长。正因为这样,人们对突发事件高度关注,中央有关主管部门也高度重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并且将成立专门的机构了解、调查、研究和领导这一极其重要的工作。

    危机传播是危机管理的关键环节,大众传媒在危机应对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尽管近年来我国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方面有一定突破和创新,大众传媒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空间不断增大,突出表现在对空难、矿难等重大事故的报道明显增多,灾情信息的公开传播也相当迅速及时,如对汶川地震,河南、河北、陕西、山西、辽宁等地矿难、禽流感和安徽乙型脑炎等的报道。

    但由于长期以来国内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实践上的匮乏和理论建设上的滞后,对大众传媒报道突发事件的认识和管理上都存在着种种误区,没有形成一套应对突发事件报道的科学机制。由于制度性安排,对突发事件的报道限制仍然较多、媒体采访困难、报道不及时、相关信息不充分,对于突发事件和群体事件的报道总是处于被抑制、被掩盖的状态。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一是对突发事件价值认识上的传统观念仍存有影响,认为突发事件是坏事,对其进行报道后果是消极的;二是对突发事件报道相沿成习的做法影响,如对突发事件报道要求处理完毕或查明原因后再予以报道,或强调片面的正面报道,以致出现“一个突发事件一批英雄群像”的不正常现象;三是应对突发事件后果承担责任的有关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回避工作失误,以敏感或容易引起社会恐慌为由实行新闻封锁。一旦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往往由新闻宣传主管部门对相关报道进行微观化管理操作,重内容控制,轻方向调控;强调宣传纪律,忽视传播规律。这种管理模式导致大众传媒的主观能动性受到抑制,其社会功能未能得到正视和发挥,大众传媒功能结构失调,公共服务职能疲软。

    我国大众传媒对突发事件报道的缺位、失位,直接影响到危机信息的有效传播,造成流言蔓延、谣言四起,并使媒体信誉受损,进而严重影响到党和政府的权威和形象。

    因此,借助危机管理、危机传播理论,正确定位大众传媒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的角色、功能和作用,为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提供学理的分析和应用的对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谢耘耕博士等人在收集整理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用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和传播学理论知识,探讨在政府危机管理的整体框架中,如何看待大众传媒的功能和作用,如何协调大众传媒与政府以及民众的关系;结合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重大突发事件,对我国各类媒体进行突发事件报道的方式、技巧、编排策略进行分析,从纵横两个角度寻求中国媒体突发事件报道的制约因素和改革之路,为建立健全适应新的传播环境的突发事件新闻传播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突发事件报道》一书的出版,表明我国突发事件报道的理论研究正在走向成熟,对提高突发事件报道的质量和提升突发事件报道的研究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本人以为本书有五点创新之处:

    第一,此书在收集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用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和媒体传播理论的知识,系统分析描述新媒体环境下的危机传播模式及影响因素,重新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的危机传播模型。

    第二,系统探讨了新的传播环境对我国现有突发事件报道机制的挑战和应对之策,首次在国内提出相对完整的突发事件报道的理论框架,对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报道体制和机制,拓展新闻传播学科体系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三,系统描述博客、播客、DV短片、手机视频等新型信息来源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作用,重新构建媒体新闻信息来源系统模型。提出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要改进突发事件报道机制,加强和新媒体的融合,以丰富媒体的议程设置内容,强化传播效果。同时,基于人们“碎片化”的媒介消费使用习惯,媒体需要打造多平台组合产品,将被媒介市场 “碎片化”所分散了的社会注意力资源重新聚拢。

    第四,对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不同类型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所呈现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不同类型媒体相应的突发事件报道策略;并针对突发事件报道的三个阶段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媒体应当采用的报道对策。

    第五,对突发事件舆论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探讨了突发事件中媒体舆论引导的方法和策略。

    据本人观察与预料,突发事件在今后一个时间里仍将呈现增长的态势。在突发事件面前,中国媒体将承担看样的社会责任,如何以更为专业和有效的传播方式引导舆论,也将是新闻传播学界、业界需要共同面对的崭新课题。我们期待,新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相互作用,所共同构成的全新媒介生态环境,将推动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演变,同时将进一步提升突发事件应急报道的水平。

    (作者童兵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术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央视称,已做好奥运期间突发事件报道预案
新华时评:不应该对突发事件报道设置障碍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