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聚焦 > 民生观察 > 文章正文
商务周刊:大国乙醇梦
作者:商思林     来源:商务周刊     更新时间:2006-11-30 14:26:49

已经和河南天冠进行了3个月的谈判。并签署了收购意向协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燃料乙醇扩张规模需要大量资金,河南天冠将以增资扩股形式引入外来资本,拟出售51%的控股权。

  而代表未来燃料乙醇最先进方向的纤维素技术更是进入空前竞争的状态。

  10月20日,丹麦诺维信全球总裁来到中粮在肇东的纤维素中试车间。这个一年前还在诺维信全球项目中排名末尾的项目已经一跃升至第一名,被诺维信寄希望成为生物酶技术走出试验室,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代表作。

  “外方看好了中国的丰富秸秆资源,也非常想成为中粮全国布局中的合作伙伴。”华润酒精总经理刘文信介绍,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和研究机构都在积极研究纤维素乙醇的产业化。但现在来看,丹麦的诺维信和美国的杰能科占据了全世界生物酶市场的65%,其技术处于领先水平,并对生物酶的研发路径进行了专利保护。

  9月份,河南天冠年产3000吨的纤维乙醇项目在河南镇平县奠基,天冠称这是国内首条千吨级纤维乙醇产业化试验生产线。

  几乎同时,山东泽生生物科技优先公司宣布他们首创秸秆无污染爆破技术,并在固态菌种发酵方面做出突破,将建成年产3000吨的纤维素乙醇示范工程。

  10月,上海天之冠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也合作完成纤维素生产中试,并尝试建造年产5000吨的生产线。

  据对国内纤维素生产多次进行调研的乔映宾介绍,还有清华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以及林业部下属部门等多家科研单位与企业结成合作伙伴,研究纤维素乙醇的工业化生产。

  据诺维信公司介绍,作为工业化生产中的主要成本,生物酶在过去7年中的价格下降了85%多,他们最乐观的估计是在2008年形成规模化生产。刘文信介绍,中粮与诺维信签订了6年的排他性合作协议,他相信依靠先进的技术,中粮将在这一领域居于领先地位。

  “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一旦产业化生产成熟,我们将在全国建立10个年产5万吨的纤维素生产基地。到那时我们已经成规模了,排他性协议即使过期,别人也很难再赶上了。”刘文信介绍,目前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都已经过关,但其中用于纤维素发酵的生物酶价格过高,使每吨燃料乙醇的成本在6500元/吨,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负责中粮纤维素生产协调的袁处长每周都要向黑龙江财政厅汇报纤维素工业化生产的进程。他透露,目前中粮已经完成纤维素乙醇的中试,具有5000吨的产能,同时正尝试年产5万吨的可行性分析。袁透露:“财政部门曾表示,一旦工业化生产成功,将补贴给我们所有前期的投入。”

  “中国在生物质利用的关键技术方面,如木质纤维素水解、微生物利用、生物反应器与产品提纯技术等,已取得重大进展,可以在此新兴产业上取得国际领先地位,国家应在政策方面提供更多专项支持。”李十中指出,《专项规划》中对纤维素燃料乙醇的规划必将激发国内企业的研究潜力,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让优秀的企业能够进入这个之前封闭的圈子。

  从完全封闭到半封闭

  “在东北的黑龙江和吉林,有很多民营企业具备非常强的乙醇生产能力,在四川用红薯、在广西用木薯生产乙醇的企业也很多,但他们的乙醇却无法进入市场销售。”作为燃料乙醇方面的权威,乔映宾经常接到全国各地企业打来的电话,其中大多询问如何进入这个诱人的领域。

  乔映宾介绍,此前进行的燃料乙醇推广工作,遵循“行业准入,定点生产,定向流通”的原则。国家发改委19号文件中的政府核准项目目录中第七大项规定,燃料乙醇项目需要通过国家主管部门核准。经过审批后的项目所生产燃料乙醇,也是定向供给中石油、中石化,在一个封闭的区域内进行试点。

  以华润酒精为例,刘文信介绍,其25万吨酒精可以完全转换成燃料乙醇,但由于2004年开始试点时规定华润酒精只能供应黑龙江一省的燃料乙醇,而且乙醇汽油的组配和销售由中石油完成。因此其燃料乙醇的产量完全取决于所在封闭区域的汽油消费量。而其他乙醇生产厂家如果没有发改委的审批,根本进不了销售渠道。

  面对未来5年内每年100万吨的增长空间,燃料乙醇的主管部门国家发改委的态度令人期待。在乙醇汽油加速的同时,市场化的松动信号也逐渐传递出来。

  按发改委规定,四大定点企业生产的燃料乙醇按4782元/吨卖给中石油(国家90号汽油出厂价乘以0.9111的系数计算所得),而燃料乙醇加工成本近5000元/吨。其间的亏损由财政部根据“不亏微利”的原则给与补贴。自2002年试点以来,4家燃料乙醇定点生产企业共减免两税1.9亿元;中央财政共拨付亏损补贴20亿元。

  但从2006年开始,四家定点单位将实行固定补贴,补贴额为1373元/吨。业内专家认为,此举有意刺激企业提高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是燃料乙醇走向市场化的开始。

  “我们现在正在积极建立行业内最低成本的物耗模型,相信2年后即使不补贴也可以承受。”华润酒精厂生产技术处处长林明告诉记者,发改委规定的财政补贴期为5年,而且补贴呈逐年递减,到2008年有望完全取消补贴。更关键的是,补贴取消后,乙醇的价格有望取消政府定价,而由市场供求形成价格。

  “只要在流通环节上和中石油、中石化一个价,我一分钱都不用补。”岳国君介绍,他们的美国同行在乙醇与汽油同价的前提下,每吨仑乙醇有接近200美元的利润。他希望取消补贴的同时,乙醇的价格也应该与市场同步,而不是再乘以0.911的系数。

  价格只是市场化的最后一个环节。企业更关注的是“准入”门槛的高低。

  9月份的一次生物质能源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司长刘铁南透露,将公布的准入大致有七大原则:1.因地制宜,非粮为主;2.能源替代,能化并举;3.自主创新;4.清洁生产,循环经济;5.合理布局,留有余地;6.统一规划,业主招标,择优选拔;7.政策支持,市场推动。

  “整个政策比试点时期更倾向于市场化。”一位参与《规划》编制的专家认为,7大原则对于想进入燃料乙醇行业的企业来说敞开一扇门。

  7大原则中,统一规划和择优选拔被认为是改变审批模式的标志。这位专家指出,这意味着审批将规范成具体的软硬件指标,包括企业的规模、资源、技术、环保和能耗等等都有一个基本的门槛,在此门槛的基础上进行业主招标,谁的综合指标优秀,谁获得牌照。

  “要知道这毕竟是一种能源,不能完全放开。必须保证生产供给的稳定性和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应该明确行业的准入技术门槛。”乔映宾透露,目前发改委已经根据四大试点企业的生产情况制定了一套技术标准。同时,根据“因地制宜,非粮为主”原则,发改委对扩大推广省份的原材料规模进行了摸底,规定了各省燃料乙醇的生产规模和销售范围。生产企业是否在上述范围内拥有原料供应基地,将是行业准入的重要条件。

  2006年8月2—4日,广西发改委组织评审组对北海木薯燃料乙醇工程投资主体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总资产、产品方案、营业额、资信等级、项目自有资金、原料保障程度、销售网络、行业经验、发展战略、工业技术水平、环境保护、综合利用等12个方面。最终中粮在23家企业中排名第一位,得到评审组的推荐上报发改委,并通过发改委审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文章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高端访谈
热点专题
热点新闻
推荐新闻
动态广告
Copyright 2005 - 2006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