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传媒经营 > 运营 > 文章正文
解读SMG:外部突围内部整合 打造传媒巨舰
作者:韦志刚 王…     来源:《综艺》     更新时间:2007-1-26 10:14:20

  “第一财经大厦”正在建成

  从第一财经电视频道到第一财经广播频率,再到《第一财经日报》,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第一财经”多媒体大厦的轮廓已经渐渐清晰。

  “第一财经”是黎瑞刚在阐述SMG事业模块战略时提到最多的例子。这个成立于2003年7月的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从它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就注定会在中国传媒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迹。

  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它已经创下了中国传媒业的诸多纪录:中国传媒业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跨地域传媒机构;它是第一次将电视、广播以及报纸捆绑在一起发展的成功尝试;第一财经频道成为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品牌作为呼号的电视频道;《第一财经日报》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三大城市沪、京、穗强势媒体第一次真正的强强联手。

  “第一财经”品牌出世

  “作为一个重要的全球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上海需要有一个财经媒体,”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高韵斐向《综艺》说,“上海是经济中心,在上海做财经媒体优势明显。考虑到这些有利条件,黎瑞刚一到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不久就推出了‘第一财经’。”

  电视频道、广播、报纸......经过两年多的精描细画,“第一财经”多媒体大厦的轮廓已经渐渐清晰。

  在这幢传媒大厦中,电视是最重要的支柱。第一财经频道的前身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在转型前面临亏损,2003年上半年广告收入仅仅有800万元,而第一财经频道一经推出,下半年收入迅速飙升至3800万元。去年电视广播收入突破1亿,利润达到3000万元。今年继续保持增长,第一财经频道的广告收入突破了1.2亿元。电视之外,第一财经广播频率的业绩也在蒸蒸日上。

  但一个财经媒体的成功,一方面是地域资源优势,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管理。“第一财经”品牌下的相关媒体,都是采用“公司化”运作方式。从实际运营操作上看,这些媒体企业在资源调配、广告销售、人力管理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在品牌管理上,“第一财经”是全国媒体中率先脱离地域色彩和行政称谓的媒体。“第一财经”原型是上海电视台旗下财经频道和东方广播电台下的财经频率,它们只是传统的媒体行政架构中间的部门称谓,不具有品牌商业运营的价值。

  “所以我们要重新进行改造。首先把原来电视台的一档栏目叫第一财经播报,把它变成一个品牌。有了第一财经这个品牌之后,我们把财经电视频道和财经广播频率都赋予同一个品牌。”于是从第一财经电视频道到第一财经广播频率,再到《第一财经日报》,这个品牌在不同的媒体平台不断的延伸拓展。

  电视和广播之间通过现代化的网络,共享新闻采访资源。电视早间新闻的资源直接可以被广播使用,制作人员都由“第一财经”统一调度。

  “通过这样的努力,通过品牌驱动的战略来逐步壮大我们的媒体产业,扩大影响力量,也希望通过若干年的努力,能够为我们这个民族打造出一些令我们民族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媒体品牌。”黎瑞刚说。

  市场环境

  和突破地域限制的压力

  2004年,SMG与北京青年报和广州日报两家报业巨头合作,三方共同出资1亿元创立了《第一财经日报》。

  该报的出炉打破了我国广电与报业两大系统之间的界限。借助合作方的资金、人才、信息、广告、发行网络等优势资源,上海文广把“第一财经”推向了全国市场。

  按照投资方的设想,国内专业财经日报市场还是个空白,如果这时能够抢先入市,就能占得先机。

  尽管投资方雄心勃勃,但《第一财经日报》面世不久就遭遇了第一个重大考验。国内报业遭遇“寒冬”,广告增长大幅下降。外部环境的欠佳让刚刚诞生的《第一财经日报》受到很大冲击。据了解,该报今年广告收入为3500万元,虽然与去年相比有了不少起色,但与1个亿的巨额投入相比还有7000万的亏损。而且《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等同类报纸,在市场上已盘踞多年,实力不俗。

  这一系列的困难让人怀疑,《第一财经日报》是否生逢其时,目前的市场环境是否能够支撑这份专业财经日报。

  对此,主办方也有不小忧虑。“坦率地说,《第一财经日报》离我们的预想还有差距。”黎瑞刚表示,“报纸本身在进步,但不够稳定。在内容方面,《第一财经日报》与同类报纸相比仍然有距离。”

  不仅《第一财经》日报面临着市场压力,对于第一财经频道来说,上海既是成长的温床也可能成为发展的障碍。第一财经频道很长时间里只能在上海地区播出,这让品牌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第一财经频道目前未能上星,只能通过借助其他渠道,向全国市场推进。据了解,第一财经频道已经进入全国数字付费电视网络,而且明年,上海文广正谋求以直播卫星的方式实现“第一财经”的全国战略。

  向更深处延伸

  2004年9月,第一财经有限公司推出了“道琼斯第一财经中国600指数”,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媒体指数。

  由权威独立的媒体发布指数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如道琼斯工业指数、日经225指数、伦敦金融时报指数都是成功范例。它们体现着知名媒体的影响力、公信力与权威性。“道琼斯第一财经中国600指数”正是基于这一目标,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中最大的上市公司纳入并统一在一个指数当中,为中国、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实时跟踪中国证券市场交易状况的综合基准指数。

  目前,这一指数除了在上海的媒体中发布外,还通过路透社、CNBC、《华尔街日报》、《亚洲华尔街日报》等国际知名媒体发布。

  通过与道琼斯的合作,“第一财经”正式进入专业财经资讯提供商的行列,正在实现由跨媒体财经资讯发布者到财经资讯提供商的转变。

  “我们以后可能会成立第一财经研究院,对海量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另外,通过做简报、行业报告、财经评论等都可以卖钱。”高韵斐向记者激动的描绘着“第一财经”未来的蓝图,“我们会参照彭博财经和路透社的方式,将来要打通整个产业链,为受众提供多方位服务。”

  目标有了,阵线也拉开了,但“第一财经”在迅速扩张的时候,目前人才储备是否能适应这个架构还是个问题。作为一个年轻的媒体,“第一财经”在资源掌控上并没有优势,要与其他老牌财经媒体竞争任重而道远。要迅速树立核心竞争力又要应对创收压力,这是“第一财经”面临的双重压力。

  对于“第一财经”今后的发展,黎瑞刚还有更高要求,“第一财经将来的发展不能只看广告和发行量。它要成为高端的财经传媒品牌,而不能仅仅是一个财经类媒体。这条路很难走,这要求这个团队能够冒风险,要不怕挨骂。”

  “第一财经”未来的发展已经勾勒成型,黎瑞刚和他的团队正在路上。

[1] [2] 下一页

  相关新闻
SMG纪实频道“导演计划”角逐激烈
SMG携新媒体打整合营销牌 首将植入广告标准化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高端访谈
热点专题
热点新闻
推荐新闻
动态广告
Copyright 2005 - 2006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