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分类传媒 > 电视 > 文章正文
精英指点江苏卫视情感定位得与失
作者:戴文红     来源:视听界     更新时间:2006-12-4 13:36:56

 徐凌整理

  2004年初,定位于“以资讯为核心,以情感为特色”的江苏卫视,全新推出资讯、电视剧、综艺三大板块,铸就了“1860新闻眼”、“江苏新时空”、“情感剧场”、“情感地带”四大品牌。感动2005中国十大真情故事评选更是在感动2004的基础上,整合频道资源,联合中国慈善总会、香港亚视推出的大型媒体公益行动。经过两年的发展,江苏卫视的情感定位进一步深化,品牌效应凸显。作为国内首家情感特色频道,江苏卫视的主打栏目群“情感地带”将原有的《女人百分百》、《服务先锋》、《欢乐伊甸园》、《超级调解》、《情感之旅》、《新三言两拍》、《激情60秒》七档情感节目统一标识,包装成一个系列,以情感的核心理念和个性化的制作元素产生出规模效应,在全国视野内实现了江苏卫视风格化生存的效应。有关专家、学者近来对江苏卫视作了精辟的分析:

  克顿公司顾问刘智: “爱”字做文章,点、线、面结合打造频道品牌

  江苏卫视情感特色的总体轮廓是:白天三大剧场和晚上以民情新闻《1860新闻眼》、情感剧场和情感地带为主的三大板块。情感定位25个月以后,江苏卫视的全国收视提升了221%,省内收视也在三年内增长259%。《情感地带》收视率两年增长143%,在全国收视排名第三。其次,《情感剧场》的收视排名从17位上升到第4、5位。第三,《1860新闻眼》从去年第一季度的排名第十也上升到第四。为了深化定位,江苏卫视于2005年6、7月又创办了《激情60秒》、《迷情追击》、《新三言二拍》来提升情感地带品牌价值。《激》比同时段节目在全国收视提升124%,在全省收视提升215%;《新》的收视率在改版后也有很大的提升;《迷》在全国提升了81%,在全省收视提升了140%。

  品牌是两个象限,一个坐标是观众对节目的喜爱程度,另一个坐标是观众对媒体的尊重程度。所以,江苏卫视黄金品牌提升的比较高的境界是爱和关怀,具体体现在点、线、面三方面。

  在点上,主要是在“爱”上做文章。比如,是不是能把“感动2005”、“感动2004”进一步升级,升级为“爱在2006”中国情感故事评选。还有是阶段性的关怀。三八节、教师节、重阳节,能不能把爱和关怀在屏幕上很好地去表现。在这些节日上体现频道精神,把关怀和爱的系列活动形成组合,构建一个整体,体现频道情感的定位。

  在线上,是打造“频道栏目带”概念。不光在亲情,还要在爱情和友情上做文章,使品牌栏目带更加丰富,同时又紧紧围绕定位。总台的精神和宗旨是“以人为本,人文天下”,这就能把频道的追求和总台的追求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在面上,《情感剧场》要更有针对性,和频道基本的观众相吻合,和频道的定位相吻合。

  《媒介》杂志刘再兴:借鉴大众文化杂志,广告与节目营销结合

  所有的省级卫视其实都是综合性频道:资讯、电视剧加自办栏目等。从电视的属性来说也应是综合性的,如果做得太专业,广告市场也不买账。四川、湖南、安徽卫视实际上都是综合性的定位。

  首先,在深化情感特色方面,一些大众性的文化杂志可以提供借鉴,像《读者》、《知音》等。怎么把情感特色深化到一个战略性、理念上的层面,用这个理念统率整个频道的运作,在得到情感上的愉悦以后,心灵上又有一个慰藉,这是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省级卫视可以效仿央视到各地做营销和推广活动。实质上这是两个市场:针对全国性观众的营销和针对广告主的广告营销。而现在卫视基本都是针对广告主的营销,没有针对观众的节目营销。按媒介理论一般是先有收视赢,才有广告赢,现在都是广告先做,逻辑关系弄反了,节目的营销跟广告的营销有点脱节。

  南京大学周安华教授:拓宽情感视野的五个方面

  一个频道成为品牌取决于三要素,知名度、相对独特的风格和特点、相对稳定的质量和标准。卫视频道“情感系列”有一些很好的东西,比如极速化、对积极情感和真情的把握、细节化、民生视点等。

  做情感的高度可以再有所提升,是不是民间、苦难、生老病死才是情呢?另外的东西也能够在一定的高度上具有情感力量,比如民族感情,拳拳之情,故土之情,军民之情……这些东西可能使情感类节目具有更高的高度。

  第二,情感节目的高度和空间应再进一步提升。情感的高度也包括现代性视角,一些视域和视线可以拓宽。爱情、亲情、友情比较单一和单调,生活是多色调的。另外,情感视野应该拓宽,如大自然之情,收藏之情,人生的偏好,艺术之情,天伦之情,大龄青年相亲,这都是很好的情感空间。

  第三,情感形式再丰富一些。目前的选题有一点悲剧化或者感伤化的情调,话题过于沉重,观众被压得透不过气来,能不能在情感形式更丰富,用喜剧的眼光发现一些喜剧色彩。除了喜剧的东西,是不是能把纪录片拿起来,纪录片的感染力是不可思议的。

  第四是情感诉求的对象。目前节目中下层的受众偏多,相对来说这个阶层的影响力有限。建议节目更多关注于中产阶级,这个人群是中国未来社会的主体,为他们打造一两个情感类的节目也是有前瞻性的。人到中年有多重的困顿,中产阶级也可以分为50、40、30岁的不同段落来进行把握。

  第五就是情感覆盖空间的伸展,向纸媒体和网络媒体延伸,实现互动性。可以先通过报纸制造舆论,引起大家的关注和期待。年轻人尤其是青年知识阶层不大看电视,但是在网络上他们非常活跃。

  其次,新闻节目和电视剧的联动。首先快速报道情感性的新闻事件,接着做一些后续性的节目,再接着集中到最后,把优秀的东西做成电视剧,或者以台为中心做成电视系列节目。从新闻事件到后续的补充情节,到最后搞成栏目性的电视短剧系列,这会在更大的空间影响公众,实现情感频道的整体的推进。

  《新周刊》周可: 避免走入苦情误区,拓宽情感关注视野

  情感是一个营销概念,情感是卖点。但是作为节目制作的概念,把情感方方面面全部都渗透进去,这就有点恐怖,如果一个观众每天晚上都要被感动一把,肯定有点受不了。对于一个电视台来说,不断播放这些节目的时候,所有的基调都被情感锁定了,作为一个受众,我不是特别能够接受。其实在具体的节目制作当中,会有很多的办法处理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把重点更多体现在节目之外,怎么样去把这个事,把情感这个概念炒大。做节目不单纯是演播室的事情,不是单纯扛这个机器去拍,它有很多其他的东西不断延伸,品牌化的东西拿出来营销,这样的话大家对你有一种新的看法,有一种不断刷新的感觉,情感的节目也是这样。不是把情感定位过多渗透到节目的每一个环节,而是考虑怎么样把这些东西延伸到节目之外。

  再一个方面,虽然电视面对的是大众,他们在文化水准、知识教养、趣味等方面千差万别,但就某一个读者群来说,能不能提供相对明确的节目类型?江苏是一个历史文化大省,经济也很发达,比如说通过纪录片来反映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但不一定要宣传江苏的东西。历史专题片,很多电视受众是喜欢的。一个台如果不断有这样类型节目的推出,将能提升整个台的水平档次。

  看看目前中国的电视情感类节目,都太软,一把鼻涕一把泪,大家对情感类的节目,整体上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和定位,有相当一部分不太愿意去看,这种感觉妨碍了一些人对好片子的接受。江苏台是不是可以想一些办法,做一些尝试,避免过度软化情感的表达和传播。另外,视野不能太狭窄,面对社会当中比较新潮、比较年轻化的东西,也可以整合到情感地带的框架里面。人的情感,关注人就行了,不一定非要追求跟眼泪有关的情绪状态。

  北京师范大学周星教授:捕捉情感细节,增加娱乐元素

  普通人对情感的感悟有奇幻贴近的特点,所谓奇幻就是应该有一些特殊的经历,同时不是不可及的,另外要超越物质追求,这是情感内容的定义。江苏台的好节目,趋向于故事形态,在形式上故事讲述对于情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故事是情节叙说的最好依托。我认为故事表现和人文聚焦是情感定位的两个要素,至于兼顾还是分众定向的定位,我相信捕捉情感的细节才是重要的,而且这两者缺一不可,总体上大众情感和独特人格就是最好的大众情感需要。

  如何理解大众的狂欢?媒体的责任是推动大众向上向善,这肯定没有疑问,而推动狂欢其实在方式意义上也是需要的,但是不要狭隘理解大众的狂欢就是娱乐,大众的狂欢是和情感相关联的东西,狂欢也能达到向上,不是简单的排斥,这样才符合向上的宗旨。

  在现有的情况下,如何改进娱乐因素,吸引年轻观众,改进观众的结构,是工作的重点。情感表现应该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但不同的年龄对于情感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比如年轻人,反感情感宣传刻意突出,喜欢故事曲折变化。第二,互动参与是法宝。第三,新闻效应会影响接受者的注意,这一块江苏卫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清华大学尹鸿教授 :功能分区改进节目编排,传统节日打造情感品牌

  江苏卫视这两年的发展,有两个特点。第一,定位准确,情感的界面相对来说比财经频道等一些专业频道的界面要开阔。第二,概念基本稳定,情感是一个广泛概念而且是一个非专业性的概念,但是做了两年,基本上这个概念非常稳定,不止一系列的栏目,包括电视剧都走上了情感的道路,也有了大型活动的相关品牌的推广。良好的节目收视证明江苏卫视频道的整体影响力和观众对它的依赖度和信任度得到提高,这些都是两年来取得的成就。但是也有值得注意的地方。

  第一要加强整合。对现有这七个栏目做整体性、功能性形态的整合非常重要,必须从形态和功能上对节目群加以区分。这种区别是不是现在这种纯粹的条状,值得研究。我们现有的七个栏目当中,更多的是物理性的结合,只是物理性的把不同的板块和电视剧放一块结合,我们需要的是集约化的化学性的整合。如果再不整合的话,现在纯粹的条状板块的播出,将会稀释掉我们的力量。

  第二个是整合以后要打造品牌。现在的七个节目基本上是平均在使劲用力,品牌性不足。刚才提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概念就是可以利用中国传统的情感节日,这个概念非常好。现在央视在做的是国家法定的长假日,比如说“五一”、“十一”、“元旦”、“春节”,我们可以做传统的节日,包括“情人节”、“端午节”、“中秋节”,我们要把这些情感的节日做好,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在这种时间我们的七大板块要联动。现在全球都在走集约化的道路,把栏目整合成整体,做专题性的开发,这是一个大趋势。

  最后就是拓展观众的问题。现在的女性观众成长得很好,就要想办法用一定的空间拓展女性观众。男性对电视的关注度不如女性,我们要给出适度的空间,来拓展男性观众。还有,向青少年拓展。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用态度与智慧谋篇布局,靠细节和仪式锦上添花

  第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对情感采取什么态度是个要紧的问题。一提到情感在中国电视,第一是悲情,第二是儿女情,第三个情就是情色,就是带点颜色、擦边儿的感觉,好像有点另类异类。做这个频道的人他要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和态度,不管是儿女情还是民族情、英雄情,我的目的和目标是影响人,让人感动,让人感化,让人受到洗礼。

  第二句话,细节影响成败。细节说到底是生产方式的转变,内容是可以升格的,但方式绝对是现代的。目前我们的节目话语太满、太概念、太抽象,那种体验感不足,也就是说来自个体发自内心的感受太少了。细节靠什么?靠独特体验,这种体验要表达表现出来。

  这就讲到第三句,诗意提升现实。包括真人秀也是一种体验。情感的内容,要么做不足,要不就做过火,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在于缺乏诗意,没有形成自己的仪式和模板。搞电视行当,要善于把不同的材料做到一个统一的及格线,不然的话,我们就只能讲究材料,来了一个强的、能哭能闹的就能做好了,来了一个不好的我们就麻烦了,所以要有足够的设计、足够的模板、足够的仪式,用这种诗意的框架去处理任何的材料。

  第四句话,智慧改变结果。这涉及到频道的开发问题。一要把频道整体战略再放大,包括条状是不是要这么安排和设计,是不是要对现有的板块做调整,我非常赞成要用功能性的分工去取代表面的主题性分割。二就是立体开发,电视和其他媒体的合作是一个趋势。三是用素材改变节目方式,我们手中已有的素材开发到什么程度,我个人认为还有一定的空间,一个比较好的素材如果不开发十次八次,我觉得它还是没有开发透。四是主持人工程,主持人是我们不可替代的符号,要注重对这个队伍的培养。南京大学王雄教授:拓展情感内涵,兼顾先富起来的主流群体

  我谈三个问题。第一个是频道要进一步进行情感定位,情感的内涵要进一步拓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情感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社会发展对情感素材的积累,人们的诉求为我们电视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源泉,作为广电总台核心主打的主流频道,既要照顾到困难人群,也要兼顾到先富起来的主流群体。

  第二个,在讨论情感话题的时候,我觉得可以将话题分三大类:比如说,广场式的情感话题,跟国家宏观发展、社会转型、政策法律、大众流行风俗等相关的情感话题,比如婚姻法的修订颁布;二是厅堂式的话题,范围相对缩小;三是卧室式的话题,涉及到情感的迷惘,私隐性的话题。要有三种不同的对待尺度。

  第三点,品牌的运营问题,把情感作为一个品牌来运作,作为一个卖点,这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文章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高端访谈
热点专题
热点新闻
推荐新闻
动态广告
Copyright 2005 - 2006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