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聚焦 > 经济风云 > 文章正文
2006年冬季矿难之怪与恨:官煤勾结依然在
作者:叶静 韩文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更新时间:2006-12-4 10:20:35

  在这个寒冷的初冬,又有322个生命被无情的矿难埋在了阴暗的井下;而他们的离去和亲人的痛苦,仅仅缘于某些人的冷血和贪婪。

  黑龙江省鹤岗市兴伟煤矿、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南山煤矿、云南省富源县昌源煤矿……相继爆发的一系列矿难再一次刺痛了人们的敏感神经。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不完全统计,在刚刚过去的10月—11月份,全国共发生矿难22起,总计322人死亡。

  其实,在“此轮”矿难发生之前,一些地方主管煤矿安全的官员刚刚参加完国家有关部门召开的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带着刚刚领会的安全生产精神回到地方;有的则是刚刚送走到当地检查整顿关闭情况的国务院安全生产委会督查组。

  “精神领会到了就行了,钱该咋挣咋挣。”一位地方的矿主曾这样告诉去当地暗访的媒体记者。

  精神领会之后,本属整顿关闭范围的小煤矿依然“开着”,安全漏洞照样“摆着”,直到这些非法开采的小煤矿再一次发生矿难。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曾质问一位所在地刚刚发生矿难的副县长“管辖范围内有多少家具有开采权的煤矿”,该副县长的回答却是一脸茫然。

  在这个冬天,安全生产依旧是个沉重的话题;在这个冬天,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的官员们是否又将度过一个个“不眠”的冬夜。

  2006冬季矿难之“怪”与“恨”

  11月25日,黑龙江鸡西市远华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21人死亡,6人下落不明;同一天,云南省富源县昌源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32人死亡;11月26日,山西临汾市芦苇滩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24人死亡;

  11月27日,在接连爆发3起矿难,死亡77人的情况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下称“安监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下称“煤矿监察局”)紧急召开全国安全生产工作暨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传达国务院领导重要批示,要求坚决关闭证照不全、安全不达标的乡镇小煤矿,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再次发生。

  会上,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通报了近期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和之前多起矿难一样,接连发生的3起矿难也都属于违法生产。

  怪—矿难跟着会议跑

  根据安监总局“煤矿整顿关闭三年规划”,以整顿关闭为重点的第一阶段(2005年至2006年上半年)已经告终。对于第一阶段取得的成果,煤矿监察局局长赵铁锤日前就《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意见的通知》(下称“82号文”)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时表示,已经整顿和关闭淘汰了一批不符合条件的矿井。

  来自安监总局的数据显示,自去年7月到12月,全国累计停产整顿的矿井达到12990个。截至今年4月7日,全国累计关闭矿井5931处,下达关闭矿井计划的26个省(区、市)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关闭矿井的计划。

  “整顿关闭工作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趋于好转。”据赵铁锤介绍,今年前9个月,在全国原煤产量增长近1成的情况下,煤矿特大事故发生起数同比下降近一半;百万吨死亡率同比下降近3成。

  不过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赵铁锤也表示,部分地区的煤矿整顿工作并不到位,“一证(矿)多井”的问题依然存在,本应关闭的矿井却以资源整合的名义保留下来,部分地区甚至以矿井整合代替资源整合,将数个小煤矿从形式上整合成一个大企业。

  有专家坦言,从近期的矿难初步分析情况来看,赵铁锤所说的问题也都一一“应验”。

  在11月27日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暨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李毅中表示,无论是11月25日、26日发生的3起煤矿事故,还是之前10月15日在黑龙江省鹤岗市兴伟煤矿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以及11月7日在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冀家沟煤矿发生的透水案等,均属已关闭矿井、停产整顿矿井擅自非法恢复生产而引发的。

  事实上,为了巩固小煤矿关闭整顿工作的成果,安监总局一再要求地方政府将煤矿关闭工作落到实处。最近更是下发82号文,强调16种煤矿必须关闭。

  为了落实82号文和全国安全生产工作暨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三年规划,11月4日下午,煤矿监察局局长赵铁锤对煤矿整顿关闭督查工作作了总体部署,决定组织12个督查组,对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安徽、河南、湖南、重庆、贵州、四川、云南、陕西等12省(市)煤矿整顿关闭工作开展联合执法督查。

  11月8日,安监总局副局长王德学带队到贵州省进行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专项督查之后,各国务院安委会督察组也相继奔赴不同省、市进行检查煤矿整顿的关闭情况,但督察情况并不乐观,重点产煤地普遍存在安全隐患。

  11月18日,煤矿监察局局长赵铁锤率队在山西省阳泉市大阳泉煤矿二坑现场进行督查时,对矿长进行通风知识的考试。结果,该矿矿长和通风员都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打开自救器,通风员在佩带自救器的时候竟然把鼻夹放进了嘴里,却把应当放在嘴里的呼吸器塞进了鼻孔。

  更有一些矿难甚至就发生在国务院安委会督察组到达前或者离开后,正在督察路上的安监总局官员有时不得不从一个督察地赶往另一个事故现场。

  “而这一切如果没有更好的制度规范,即便有更多的局长跑在督察一线,也无法阻止矿难的相继爆发。”一位业内人士坦言。

  恨—官煤勾结依然在

  实际上,对于四季度的煤矿安全生产问题,早在10月20日、11月6日,安监总局就已召开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并作了分析和部署。

  在1个多月的时间里,安监总局又相继发布《关于遏制国有重点煤矿重特大瓦斯事故的通知》等系列通知和公告。

  面对矿难频发暴露出来的地方监管漏洞,甚至是包庇放纵,安监总局也进一步加大了立法惩治力度。

  11月22日,安监总局和监察部联合发布了《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严格明确了各地主管煤炭的官员的监管责任。

  据安监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05年,全国煤矿共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11起,其中存在权钱交易、官商勾结问题的有5起,占到近一半。而在今年发生的5起煤矿特别重大事故中,已经查实的就有2起存在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腐败问题。

  11月25日,发生在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昌源煤矿的瓦斯爆炸事故就再一次暴露了地方政府的监管问题。

  “一个已经被煤矿监察局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公告予以关闭的矿井,却被当地以‘置换’的名义保留了下来,并且继续非法生产,直至酿成特别重大事故。”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在11月27日召开的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

  事发后,正在云南视察的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作了重要指示,要求加大整顿关闭非法煤窑和瓦斯治理的力度。

  11月28日,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在云南曲靖正式成立,虽然该事故的最终处理情况还有待调查的进一步深入。但此前,对地方煤炭安全生产监管不力的官员已经受到处罚:山西省灵石县县长、一名副县长已被双双免职。

  山西:又是“黑色十一月”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叶静韩文/北京、山西报道

  11月26日晚18时,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河底乡芦苇滩煤矿发生瓦斯爆炸,被困井下的24名矿工全部遇难。

  这是山西进入11月份以来发生的第5起特大事故,加上此前10月24日发生的矿难,短短33天里,6起矿难已经夺去135名矿工的生命。

  “又是一件悲哀的事。”一位来自江苏在山西打工的女士长叹一口气,虽然她没有任何亲友在煤矿工作,但是看到矿难消息,还是让她觉得很悲哀,在她看来,这些生命本不该逝去。

  “不是政府放纵会这样吗?”该女士质问。

  就在之前的一天,11月25日,云南省、黑龙江省也发生了矿难,死亡53人。

  《中国经济周刊》从安监总局网站的“事故查询”栏中统计得知,进入10月份以后,因为矿难而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300名。

  而在此时,发生矿难的重点产煤地的安监局长们正在矿难前线忙碌着;国家安监总局的督察小组正在各省巡查。

  但是她却坚持认为,矿难不断发生多数是地方政府的责任。

  事实上,自安监总局去年2月被国务院从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升格为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后,针对煤矿安全生产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每有大的矿难,安监总局的官员也必亲临现场。

  一位经常关注矿难的学者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今年相对平静的几个月已经开始让外界形成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好转的假象,然而,在冬季煤炭的热需下,幻影很快被打破。

  带血的乌金

  11月22日,接连几天的大雾之后,山西大部分地区迎来了今冬第一场降雪。因为大雾与降雪,连日来山西的多条高速公路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大量车流全部涌入路况堪忧的低速车道。

  在太原至吕梁离石的307国道上,《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目睹了滞留在307国道上的车辆排起了不见首尾的长龙,一辆辆满载着“山西乌金”的大型货车将这条昔日的输煤大通道堵得严严实实。

  随着冬季的来临,煤炭市场再次迅速升温,供需关系日趋紧张,晋煤外运也迎来了一年中的巅锋时期。面对“黄金季节”的到来,许多煤矿也开足马力,产能急速提升。

  原本就脆弱的安全生产问题在这一刻也开始暴露。

  10月24日,太原市万柏林区耙沟煤矿井下掘进头发生炸药爆炸事故,造成11人死亡。随后,数起矿难相继爆发。

  11月3日,吕梁市临县新民煤矿井下发生雷管炸药爆炸事故,9人死亡;

  11月5日,大同煤矿集团轩岗煤电公司焦家寨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47人死亡;

  11月7日,太原市冀家沟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10人死亡。

  11月12日,晋中市灵石县南山煤矿井下发生炸药燃烧事故,34人死亡;

  11月26日,临汾市尧都区河底乡芦苇滩煤矿发生瓦斯爆炸,24人死亡。

  连发的6起矿难,不禁让一些山西的老煤炭人想起了发生在5年前,9天内5起重特大煤矿事故,99名矿工遇难的“黑色十一月”。

  “实际上,在山西,人们从不敢丝毫怠慢煤炭的安全工作。但不该发生的事情依然在时不时的刺激着人们脆弱的神经。”一位当地的学者说。

  在今年8月初,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巩安库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还对今年的安监形势表示出了乐观的态度,称今年十人以上的特大事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无论是死亡人数还是百万死亡率与同期相比,都有显著下降。

  但是,进入十月后接连爆发的矿难,却让这个常年跑在一线的省安全监察局长感到了深重的压力。

  11月24日12点40分,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再次见到了刚刚开完安全生产会议的巩安库。据办公室工作人员透露,现在还能见到巩局长“很不容易”,前段时间巩局长一直在事故现场,年底几乎大半时间都要到基层检查工作。

  在和记者短短10分钟的交谈中,巩安库局长说,虽然现在距离国家下达的煤矿安全控制指标仅剩45人左右(国家下达的2006年山西省煤矿安全控制指标为492人),但安监系统有信心和决心把山西的煤矿安全工作做到最好。

  巩安库表示,今后安监部门将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进一步加快资源整合步伐。在强化执法监管,杜绝失察现象的同时,落实安监事故责任人,严格责任追究。针对突出问题采取坚决措施,遏制事故多发势头,确保今年剩下的天数中不发生重特大事故。

  然而仅过一天,临汾市芦苇滩矿难又夺去了24条矿工的生命,这也让剩下的冬日安监形势显得更加严峻。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文章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高端访谈
热点专题
热点新闻
推荐新闻
动态广告
Copyright 2005 - 2006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