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传媒观察 > 评论 > 文章正文
中国传媒人健康:责任越大压力越大
作者:李鹏     来源:健康大视野     更新时间:2006-12-1 9:57:54

中国传媒人健康:责任越大压力越大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电影《功夫》台词

  传媒人所肩负的巨大社会责任,使无尽的工作压力随之而来,如影随形——

  工作紧张、睡眠紊乱、缺乏健身运动,饮食没有规律;

  传媒业是各种亚健康者荟萃的地方;

  传媒业需要更加强调健康的理念;

  传媒业不能再以牺牲传媒人的健康为代价了。

  做传媒人在外人眼里是一份又时尚又体面的工作。不仅收入高,还能接触到各类社会名人;在第一时间发现有价值、有意思的新闻,但巨大的职业责任伴随着的工作压力,都是挥不去的梦魇。

  累心

  央视一位著名的主持人曾在他的自传里说到自己因巨大的心理压力而身心疲惫,“每天一工作完,整个人就像散架了一样”,而且这种工作压力造成了他严重的失眠。这并不是他的个人专利,实际上,工作时间一长,大部分传媒工作人员都会感到巨大的心理疲劳。

  如今媒体竞争异常激烈,给其中的从业人员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他们每天都像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不规律的生活方式除了增加精神压力外,还会给人体带来一定的心理机能变化。通常很多媒体从业人员都会感到自己在工作久了以后性格会变得焦虑,容易烦躁紧张,而且经常有头晕头痛、乏力、食欲减退、记忆力下降和睡眠障碍等轻度神经衰弱症状。

  这种心理疲劳不属于器质性精神疾病,但是如果逐渐积累却会对生活和工作产生负面影响,随着年龄逐渐增大往往会感到严重的身心俱疲而最终无法调整,甚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累身

  有人曾开玩笑说,“做记者的十胃九病”,这并不是夸张说法。据专家分析,媒体工作者的特质确实是诱发胃肠病的重要因素。

  媒体工作者普遍有两大特征:脑力劳动过重和食无定时。与一般职业相比,媒体工作者的脑力劳动强度要大得多,从一篇稿子的谋篇布局到一个标题的引人入胜,每天都不知要绞尽多少脑汁。人体在进行脑力劳动时,大脑需要大量血液流动,必然大大减少胃肠的供血量。更重要的是,人体在精神紧张和频繁思考的情况下,会造成植物神经紊乱,刺激分泌大量的消化液、胃酸和肾上腺素,这样等于造成胃的“空转”,从而产生溃疡或炎症。

  另一方面,出于工作的需要,很多媒体工作者往往都会接到很多突发的任务,根本不会考虑什么吃饭时间的问题。人体的消化系统有一定的“生物钟”,消化液的分泌不会迁就工作时间,到了固定的时间就会自动分泌,如果在这个时候只顾工作而不吃饭,也会造成消化液“空转”。同时,饥饿感会造成十二指肠痉挛,刺激胆汁返流到胃,与胃酸产生酸碱化学反应而造成炎症。

  专家认为,新闻工作者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和不注意饮食营养卫生,很容易造成血压、血脂、血糖异常增高,最后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甚至猝死。另外由于长期伏案工作,绝大部分媒体工作者的颈椎都有不同程度劳损。

  累人

  据调查,大凡做过5年以上记者的人,没被投诉或没成被告的少之又少。当然大多数时候记者官司是赢了,因为很多时候被批评或曝光的单位和个人,只是存心找茬。其实除去消耗的时间和精力,只得到的一丁点儿物质赔偿,让媒体工作者哭笑不得。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闻纠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作为新闻媒介和公民、法人之间权利冲突的表现形式之一,一定还会不断出现,而且在社会转型时期,种种利益调整之日,规则不规范、不统一的时候,在新闻改革不断深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功能不断加强的情况下,新闻纠纷可能在一定时期里还会呈数量增多、案情复杂之势。那种动辄告记者或报社,索取百万甚至千万的官司,让新闻工作者分散了大量精力,把本该用于正常采编工作的时间耗在莫名其妙的诉讼中。

  相关新闻
战地记者:记者中的王牌 硝烟里的英雄
舆论监督频繁遭遇暴力阻挠 记者被打事件回顾
第三只眼看记者百态:记者不过是一份工作
中国传媒人职场尴尬
追逐焦点的媒体人 健康状况成被遗忘的焦点
希拉克做总设计师 法构建国际传媒“巨无霸”
Web 2.0被再次看好 谁会是下一个YouTube?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高端访谈
热点专题
热点新闻
推荐新闻
动态广告
Copyright 2005 - 2006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