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社长台长 >> 文章正文

苏锐钧:灾难切片中的“断狼”
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新闻报     更新时间:2008-9-24 16:00:03

  “断狼”,是西北民间的一个词汇,一个常用的“绰号”。

  我理解“断狼”的意思是像狼一样,把人赶上,喊上,忽东忽西,或左或右,不停地跑动、干活。

  “太准了,太及时了,“断狼”这个绰号,比他的名字还要符合当时他在地震中的言行表现。

  先让我来描述这个叫“断狼”的男人吧!

  他说话声音很大,经常像吵架,所以总是嘶哑;眼睛有神,时常发红;走起路来,像被西北风吹着;性格急而狠,从不饶人,更不饶自己。

  描述他,是因为他在甘肃电视台抗震救灾报道中的作用非常突出,让我着实敬佩;

  描述他,是因为他第一时间赶到灾区,曾在余震不断,泥石流频发的5月下旬,三天跑了三次文县,有时在汽车里、马路边露天过夜;

  描述他,是因为他有时很粗暴,像一个不讲道理的年轻人。甘肃台一线的同事告诉我说,他每天不停地给记者安排采访,到晚上又盯住非让连夜编完才行。当然,今天描述他是因为他的一个电话。

  “断狼”是甘肃广电总台的副台长——苏锐钧。

  在苏锐钧半个世纪的记忆中,对地震的感知从来就只是一串数字。至少在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之前是这样的。这个时间之后,地震在他的记忆中突然变“活”了,感知不再仅仅是数字,而是头顶吊灯的晃动和脚下大地的颤抖,是眼前一片片民房的坍塌和一双双泪眼的闪光;是突然间反应过来的对亲人安危的担心,是身临其境后心际不易察觉的一丝恐惧和焦灼……

  地震就这样变“活”了。“活”得让人触目惊心,“活”得让人感受生命的不堪一击,“活”得让人顿悟一切都应该好好珍惜!当然,“活”得也让我终生难忘在震区的那22个日日夜夜。一

  苏锐钧是在地震变“活”的那瞬间,快步赶向台里的。进到大院后,眼前已是一片黑压压跑出来的人群。由于震感过于强烈,苏锐钧说,“我误以为地震就发生兰州附近。急于了解真像的心情促使我立即给还在机房值班的制片人打电话,请他们立即给地震局打电话或派记者前去采访。”

  当天下午18点30分,广播新闻中心和电视新闻中心分别在《全省新闻联播》和《今晚新时空》节目中同时把“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甘肃省兰州以东及陇南甘南震感强烈”的消息发了出去。此时据地震发生仅四个小时。事后苏锐钧才得知,全国只有甘肃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在当晚新闻节目中把地震消息编发为头条)。

  审完新闻回到家里已快19点了,苏锐钧突然接到省政府办公厅打来的电话,通知立即派记者赶到雁滩高速公路收费处集合,随副省长陆武成一行连夜赶赴陇南。

  灾情就是命令,灾情就是新闻。苏锐钧连夜打电话通知广播、电视新闻中心负责人,第二天上班开会,研究往陇南灾区派记者,同时和台长武来银在电话上进行了沟通,得到了他的支持。

  中午12点半了,苏锐钧和抽调的15名记者立即出发。下午2点,临时调集的15名记者分成四个小组,由他带领急急火火地奔向陇南。13日晚上23点,由总台派出的19名记者已全部抵达灾区,有的正随省上领导在成县了解灾情;有的直接赶到武都市医院采访受伤群众,有的马不停蹄地连夜往文县赶……。这是一个让记者们激动不安的夜晚,一个余震不断,危险就在身边的夜晚。二

  5月14日下午,苏锐钧结束在徽县医院的采访后赶到了陇南市。许多宾馆因地震停业,住宿颇费周折,经陇南台多方联系,才住进了白龙江宾馆,此后的两个多月中,除了因5月17日凌晨的强余震发生,不得不住进帐蓬外,在灾区采访的大多数日子里,这里就成了总台前线采访的指挥部。宾馆离陇南电视台很近,而苏锐钧当时采访的所有报道,都必须在陇南台五楼微波机房传输。5·12地震中,陇南台大楼严重受损。刚到陇南的几天中,苏锐钧从早到晚都是守在那里审稿发稿,谁都不敢想何时余震会把楼顶再次摇塌,而只要传输设备在,他们就必须坚守。

  在传输机房里,苏锐钧每天看到记者们提着摄像机匆匆赶来,放下带子又匆匆离去,错过吃饭时间时我都要问一问,而得到的回答几乎都是两个字:没有。一天午饭时,陇南台的同志从外而给苏锐钧买来一袋包子,他吃了几个后忽然想到肯定还会有记者来,便不再吃了。几分钟后,就有记者后寿青赶来,料定他没吃饭,苏锐钧让他吃几个包子充饥,他笑了笑,一口气把剩下的包子几乎吃完。在灾区,由于受灾面大,受灾点多,崎岖山路时断时续,扛着机子跑一天,全靠体力硬撑,且不说时时面临的余震,仅为了一条新闻每天在颠簸的路途中耗七八个小时,就对记者们的体力和毅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也许有人会问,是什么让他们忘却了危险?是什么让他们忘却了恐惧?又是什么让他们展示出了真诚和自信?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是记者。是责任和使命拥他们前行,是灾情和危难呼唤他们冲上前!

  文县距汶川直线距离仅有200公里,是这次地震中陇南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全县在地震中死亡95人,受伤854人,有11万5683间民房倒塌,危房达69794间,全县31所县乡医院和医疗所全部受损,270条国道、省道和乡村公路几乎全部受到破坏。

  其实,在救灾一线,每一位记者都有一段自己的故事。

  苏锐钧告诉本报记者,灾难淬炼了我们每一位年轻人,也再次检验了我们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灾情发生后,总台以广播、电视新闻中心为主的各宣传部门紧急行动,迅速调配人员派往灾区。公共频道的记者出发了,经济频道的记者也出发了,文艺中心、都市频道、少儿频道的相关栏目,纷纷派出记者,星夜兼程赶赴灾区,截止5月20日,广电总台有近百名记者战斗在灾区一线。

  简单地用风餐露宿来描述苏锐钧的生活,似乎已经有点老套了。在灾区采访的日日夜夜,苏锐钧对日期已经不再有记忆,满脑子装的都是做不完的线索。出发是准时的,说几点就几点,何时归来则谁也说不准。常常错过吃饭的时间,两顿饭就合成了一顿;常常为了赶着发稿,傍晚就熬到了黎明。饿了,就地嚼几口面包馒头,困了,倒头就呼呼沉睡。许多人都是生平第一次住进帐篷,又几乎是第一次在帐篷里住了这么长时间。

  苏锐钧说,我庆幸地震灾难给了我一个和我们的记者朝夕相处的机会,许多平时不起眼甚至看不顺眼的记者,在灾难中都显露了他们的才华和执着。这是真实的一面,这一面让我心存敬意,这一面将深深镌刻在我的人生阅历中。三

  25日下午4点18分,四川青川发生6.1级余震,距青川仅有几十公里的文县震感强烈,地震时苏锐钧正组织学生们在帐篷里搬凳子,突然间大地晃动,似乎已经习惯了的孩子们并未惊慌乱跑,在苏锐钧的叫喊中围到了一起。几分钟后,苏锐钧收到领导的短信,询问文县情况及传输设备是否受损。大约快6点时,又下起了中雨,在这之前,老师为学生们在现场的演唱准备了歌曲,苏锐钧用手机把学生们演唱歌曲的声音传了回去。当晚22点15分,义演晚会主持人与文县现场记者进行了电话联线,由于现场转播导演的差错,造成了传输画面和声音的错位,但孩子们的歌声还是传到了晚会现场。这是地震两周后,电视屏幕中第一次把来自灾区现场的画面同步直播,虽然它只有短短的几分钟。

  大自然的力量是难以抗拒的。这种难,表现在它毁灭性的打击是人类目前还无法掌控的。但是,人类毕竟是生存在地球上的一群高智慧的精灵,人类有能力将大自然的力量化释和溶解。在现代科学技术提取的地质切片上,我们不仅能找到地壳运动的规律,也能清晰分辨出人类几千年来在灾难中不息抗争的印迹。再过一百年、一千年,我们的后人一定会通过汶川地震博物馆,通过遍布陇南千山万岭间的一座座校园和农舍的变迁,清楚地看到打烙在岩石切片上的影像。那是一场灾难的烙印,那是一个时代的记忆,那是一片挺立的群雕!

  苏锐钧说,“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逝去的和活着的!”

  记者采访后记:那些悲伤而坚强的点点滴滴

  在采访苏锐钧台长的时候,记者又走访了一些甘肃台苏锐钧的同事。这是甘肃广电总台电视新闻中心的一位记者的采访手记——

  “断狼”的电话,给我们直播间打的最多,最著名的一个就是5月19日,全国哀悼日的第一天。

  电话是下午3点30分打过来的。那时,离直播结束还有半个小时。

  苏台长和一线的记者,拍摄了武都安化镇等地灾民默哀的现场画面,我们先抢发了一部分,但另外的实在来不及编辑,来不及上直播线,而此时,苏台和同事们都守候在陇南台五楼传输机房里,那里,可以看到我们直播的画面,守候他们和灾民一同默哀一同流泪,一同坚强的画面。

  我至今还是害怕导播间里的电话铃声,因为苏台在下午3点45分打来的电话,铃声很大,声音极大,质问我们为什么不发?

  而那时,我们根本来不及,我们要确保同步直播的安全;而他居然不停地打了三次电话,最后一次我有些失态地冲电话喊道:

  “这是直播间,别打了,我不接。”

  就是我的这句话,刺痛、刺伤了苏台长,当然也刺伤了一线的同事。随后的一周多时间,我打过去的电话,发的短信,他一概不接不回。他给身边的同事说:“接了,更伤心。”

  事后想想,我做的不对,苏台的三个电话,不是台领导的命令电话,是记者的专业精神和爱心。

  5月21日晚,苏台在文县,我知道他本来要返回武都,但那天下雨,我强迫自己发了一条短信算是认错:“苏台,大雨,别回武都。短信可不回”

  当然,他选择留在文县。他没有那么冒失。结果,这一次的短信他依然没回。

  我讲的这个插曲,其实反映了一个普遍的问题: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一线和后方直播如何紧密配合,如何将更多一线的报道,及时完整地直播出去,传递信息,鼓舞志气。

  7月初,奥运火炬在甘肃传递的一次动员会上,苏台说:“演播室是整个直播的指挥枢纽。韩亮你就放手指挥,就像当初地震直播时不接我的电话一样,要做到安全顺利”。

  我的误会和伤心,彻底释然。

  但直到现在,直播室的电话铃声,仍让我心有余悸,但又让我清醒:直播时,我们应该做得更好!

  因为直播间,就是一线。

  苏锐钧简介:

  苏锐钧,男,蒙古族,高级编辑,1950年9月出生,1968年10月插队下乡,1969年在玉门石油工人报社从事新闻采编工作,197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1978年至2000年在甘肃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工作,2000年9月任甘肃电视台副台长,2004年11月任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党委委员、副台长、副总编辑至今。目前分管甘肃广电总台总编室,广播、电视新闻中心和新闻综合广播、甘肃卫视、公共频道工作。

  2005年,苏锐钧策划创办了甘肃广电总台成立后的第一档大型民生类栏目《今晚新时空》(时长60分钟),也是甘肃电视台历史上第一档日播一小时的新闻栏目,其宗旨是在大时代背景下,唱响新闻改革的“新三民主义”:关注民生、反映民意、体贴民情。该栏目曾在省内地面频道创下了总台各栏目中5%的最高收视率记录。2008年该栏目被省委宣传部评为“甘肃省十大优秀栏目”。

  在总台分管广播电视新闻宣传中,由苏锐钧亲自主持策划了一系列配合主题宣传的大型系列报道,主要有《陇原孺子牛》(30集)、《敢上九天揽月》(10集)、《唱支山歌给党听》(6集)、《看山看水看甘肃》(30集)、《青青祁连山》(9集)。其中系列报道《敢上九天揽月》、《青青祁连山》获全省优秀新闻作品一等奖,《我们一家人》、《陇原孺子牛》获二等奖。

  自2005年以来,苏锐钧在主持总台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期间,组织并圆满完成了一年一度的全省、全国“两会”报道和省党代会的报道。策划组织了“黄河之夜”大型文艺演出和2006、2007年感动甘肃“十大陇人骄子”评选揭晓颁奖晚会。其中,“感动甘肃·2007十大陇人骄子”评选活动是由省委宣传部、甘肃日报社和省广电总台联合举办,2007年11月15日启动,共有208.9万人次通过网络、短信以及电话热线、明信片等方式参与投票。其作品《2007感动甘肃十大陇人骄子颁奖晚会》获全省优秀新闻作品特等奖。

  2007年6月苏锐钧带队赴贵州电视台考察,开启了省级电视媒体跨区域合作的先河。2008年,因在抗震救灾中亲临一线长时间坚守组织报道,被中宣部评为“全国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并多次被评为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苏锐钧同志多次在《诗刊》、《飞天》、《人民日报》、《甘肃日报》等报刊发表新闻、报告文学、散文、诗歌300多篇,由甘肃人民出版社集结出版三本诗集《西部咀嚼歌》、《双坟坡悲歌》和《今夜有阳光》。

  个人信奉的理念是:绝不改变执着的追求,绝不停止前进的脚步!

  个人的行为方式是:宁愿倒在采访一线的现场,也不能窝死在高高在上的座椅里!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喻国明:如何看待灾难中网络自律
四川卫视女主播宁远 灾难中感动观众
柳斌杰:灾难也是大学校
张泉灵:面对灾难,我也害怕崩溃过
与时间赛跑 为灾难刻下群像 那个名叫记者的人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北京晨报》
社长 郭坦

奥运会上"做文章"
《新世纪周刊》
总编刘丰

有选择的信息才有价值
凤凰新媒体 CEO 刘爽
视频网站版权混乱
通用电气(GE)中国
公关传播总监 李国威

通用电气(GE)如何打好奥运宣传战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