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总监CEO >> 文章正文

中广网副总裁伍刚:打造全国最大的广播新闻网
作者:于都 刘畅     来源:中华新闻报     更新时间:2008-8-20 9:15:13

  2008年8月13日,恰逢北京奥运如火如荼之际,中国广播网迎来了10周岁生日。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中央媒体网站,中广网是全国最大的中文音频广播新闻网站。在10年的艰苦奋斗中,中国广播网不断发展、开拓创新,使网站成为"服务广播、延伸广播、拓展广播"的新媒介。在中国广播网成立1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就中广网奥运报道及网站发展历程等话题,对中国广播网副总裁伍刚进行了采访。

  记者:北京奥运是百年一遇的盛事,中国广播网在发挥中央级网络媒体优势,做好奥运报道方面进行了怎样的布局?

  伍刚:在这次的奥运报道中,我们以4个平台报道奥运。第一是依托广播母体,打造图文并茂、音视频同步、台网一体的联动报道平台;第二是多点直播,在奥运会比赛现场和中央电台广播演播室、中国广播网网络演播室开设多点直播室;第三是多语言报道平台;第四是对外合作网络互动平台。

  在奥运报道中,我们主要有4个重点:图片报道、赛事快讯、视频报道和全国奥运广播联盟。其中,在视频报道中,我们开设了《奥运下一站》、《奥运人家》、《明星奥运情》等访谈节目,话题紧跟网民的兴趣,邀请嘉宾和网民一起分享奥运的点点滴滴,同时讲求节目的时效性和新鲜性。此外,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起成立的全国奥运广播联盟,使国内140家广播电台联合起来,共同提高广播影响力和整体实力,在共享奥运精神的同时,加强奥运广播宣传。

  在栏目制作方面,我们加大了信息整合,推出了每日盘点、每日看点等,另外还加入了不同视点看奥运,如名人评说奥运等。在报道奥运的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独家报道和新闻时效性,对于每天的赛事战况,步步跟踪,充分利用电话连线、无线网络传递等方式,与中央台奥运报道前方记者多方联络,将现场赛况、比赛结果及时回传,后方编辑将独家消息同步上传到页面,编辑记者前后联动,协调有序。在奥运评论方面也是如此,针对当天的比赛,中广网每天都有2-3篇评论及时刊出。

  台网一体是中国广播网的一大特点,在这次的奥运报道中,我们也充分发挥了台网一体的优势。各种栏目与广播同步,并同时以视频、图片、手机广播电视等形式加以拓展。

  记者:中广网的奥运报道有声有色,得益于网站10年来的厚积薄发。中国广播网在10年来,先后进行了7次改版。能否请您谈谈这几次改版,尤其是第7次改版的一些概况?

  伍刚:在中国广播网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意识到创新与改革的重要性,不断更新也是网络媒体的一种特性。因此,自网站成立以来,我们就不断地进行改版,完善网站。在几次改版过程中,我们主要秉承两个原则:第一是强调广播特色,依托、延伸、拓展广播母体。第二是结合网民实际,遵守让网民满意最大化的规律。

  2006年5月18日,网站进行了第7次改版。这次改版使新闻信息量显著增加,突出了新闻和图片。新版首页放置了能够全面展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各套节目的音频播放器。中国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相声小品、长篇评书以及银河台综艺频道都可供网民在网上收听。同时,这次改版还采用了全新的新闻发布系统,更加方便了广大网民。总体来讲,第7次改版注重了新闻资源的整合优化,突出了国家电台优的势和特色,并且注重发挥网络特点和传播优势。

  通过历次改版,中广网不断发展成熟,使广播通过网络实现全球化覆盖,实现了由线性到多媒体、由静态到互动、由单一介质到多媒体融合。现在,网站正在酝酿第8次改版,我们仍然要在守住音频特色的基础上,寻找新的服务增长点。做好广播,做巧网络,更好地实现台网一体的融合。

  记者:中国广播网是全国最大的中文音频广播新闻网站,那么从哪些方面可以体现出来呢?

  伍刚:中国广播网实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经济之声等9套无线广播节目同步网上直播,开设270多个重点栏目的在线点播服务,每天网上直播累计320小时。以2007年为例,中国广播网发稿82万多条,图文直播视频直播访谈120次,网上直播、点数据量达到5TB。此外,中国广播网提供包括汉语普通话、蒙、藏、维、哈、朝五种少数民族语言和闽南话、客家话、广州话三种方言同步网上直播服务,方便了各地网民的收听。中国广播网地方分网达到15个,对扩大和延伸中国广播网在地方影响发挥了良好作用。在中广网的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荣誉和奖励,如中宣部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型系列主题报道创新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团中央、国家广电总局联合颁发的广电系统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等等。海量的传播与其大规模的影响力,验证了中国广播网作为全国最大中文音频广播网站的实力。

  记者:中国广播网的宗旨是"服务广播、延伸广播、拓展广播",那么中广网是从哪些方面实现这一目标的呢?

  伍刚:中国广播网始终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报道为母体,采用多种语言与方言,实现9套无线广播节目同步网上直播。在此基础上,中广网将广播从听发展为看,强调网站与母体形成互动模式,实现台网互动、台网一体,例如,网站专题每日从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中精选出音频报道,配以图片和文字,单独开设页面供网友收听和收看,形成了文字、声音、图片立体报道,使传统媒体与新生媒体交叉互补,形成"1+12"的宣传合力。

  另外,网站还采用一些新媒介来实现拓展广播。例如2007年创办的时政网络新闻杂志《身边》,采用flash制作方式将音频、视频、图片、文字及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呈现,使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2007年9月推出时尚旅游系列电子杂志《行色》,在延伸广播和传统网络内容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下载量十分可观。此外,BBS论坛等形式也为拓展广播创造了条件。

  记者:中国广播网是通过何种手段使广播不仅可听,而且还可看、可查看的?

  伍刚:中国广播网充分发挥了图文并茂、音频与视频相结合的优势,使网民心中的广播不但能闻其声,还能见其影。同时,一些节目还会选出自主原创的特别策划、视频访谈、博客日记及论坛跟贴等特色内容,在广播节目中预告、摘播,吸引大批听众听广播后继续上网浏览。这样就可以弥补广播稍纵即逝的弱点。另外,有些独家、首发的消息可以先于广播发到网络上来,网民可以通过浏览网页,第一时间查看消息的内容。

  目前,网站正在积极筹划音频数据库的建设,希望可以把更多的广播资源放到网络中,使网民可以查看和收听到更丰富的节目。

  记者:在中国广播网所走过的10年里,受众对中广网的反馈如何?

  伍刚:2007年,中广网的日点击量达到1600万人次,2008年中广网在抗击风雪、抗震救灾报道及奥运报道期间,日访问量峰值达到4700万人次。网站开设的论坛也吸引了众多网民的参与,中广论坛注册会员升到18万人,日均点击率近300万次,月发帖量达到75000条。美国、日本、英国、韩国、澳大利亚、印度等44个国家也都有中广网的支持者和关注者。在此次奥运会期间,中广网所发布的信息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8月9日的"奥运之夜、中国之夜"组图,访问数达11891。自8月8日以来,中广网每天的访客数均在100余万人次,PV值不断升高。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打造主持“梦之队” 各电视台奥运主持阵容豪华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凤凰新媒体 CEO 刘爽
视频网站版权混乱
通用电气(GE)中国
公关传播总监 李国威

通用电气(GE)如何打好奥运宣传战
《重庆商报》
社长 郭汉江

我们和腾讯是共出力、共获利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