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总监CEO >> 文章正文

比尔•盖茨 从“铁公鸡”到头号慈善家
作者:佚名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更新时间:2008-6-27 9:49:07

  比尔·盖茨,53岁,这位全球巨富打算从6月27日下午起卸任微软执行董事长,自己连“人”带“钱”全部投入慈善事业。他将把80%的时间用于慈善事业,并将总计市值为580亿美元的个人资产悉数移交至“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账户名下。

  中国富豪应该向盖茨学习吗?这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在这里并不想赘述。我们只想通过这组报道让读者了解,为何美国除了能诞生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还能蕴育出世界头号慈善家比尔·盖茨

  从“铁公鸡”到头号慈善家

  梅琳达在死气沉沉的城镇上游走,狭窄街道两旁的商店全都钉上了木板,犹如死城。城外露天市场上,几个妇女把少得可怜的一点儿蔬菜放在地上卖,再也没有别的东西。梅琳达用目光搜寻了一下走路的妇女,看看他们是否穿鞋?结果令她很失望:没有,她们全是赤脚。

  陪同梅琳达一起前往的男友比尔·盖茨也不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此时,年仅38岁的他就已经坐拥数十亿美元的财富,却没想到这个地球上还有人连鞋都没得穿。

  财富与压力

  然而,盖茨的怜悯之心只是受了一点点触动,却没有付诸行动,他挥金如土的个性仍然没有多少改变。这一年,热衷收藏的盖茨在纽约索斯比拍卖行以2000万美元从一位收藏家手里买来柴尔德·哈萨姆的《花房》,比原主最初出的550万美元价格高了近四倍。一年后,他又砸下3080万美元买进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巨匠达·芬奇那本18页的笔记,这对于已经拥有83亿美元资产的盖茨来说,无异于九牛一毛。

  是年,美国人共捐款124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7%,此时的盖茨还是一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1994年是盖茨的生命中悲喜交加的一年。这一年元旦,他和梅琳达终成连理。婚礼上,盖茨在拉奈岛包下了全部轿车、直升机和250间酒店客房。同年,盖茨深爱的母亲却不幸死于癌症。

  如此巨大的变动使盖茨的精神和感情受到巨大打击。这位世界首富开始重新思索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方向。这一年,在父亲的建议下,他拿出了9400万美元,建立了威廉·盖茨基金会,这就是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前身。一年后,在纪念母亲逝世一周年时,盖茨夫妇将1000万美元捐赠给华盛顿大学,并以母亲的名字建立了玛丽·盖茨奖学金。此后,比尔和梅琳达还捐献了100万美元给西雅图的福瑞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

  然而,美国民众只注意到他的财产在1995年已经涨到129亿美元,他的慈善义举鲜有人提及。真正的转折出现在1997年。这年9月,美国拖欠联合国会费高达十几亿美元,囊中羞涩的联合国一度濒临财政破产的边缘。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的开山鼻祖特德·特纳出人意料地宣布,向联合国捐款10亿美元,用以应付财政危机以及其他发展性援助项目。

  美国媒体纷纷在显要位置报道这一义举,并将特纳描述成美国新一代慈善大亨的领军人物。这个评价一点都不过分,10亿美元捐款几乎要占特纳个人资产的三分之一。中国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工作部主任张雯当时人在美国,她记得特纳对媒体说:“我捐了这么多钱给联合国,世界首富你的钱在那干吗?”

  有的报刊甚至历数美国各大富豪的家财和捐款数额,并笔锋一转,指责盖茨身为世界首富怎么可以一毛不拔。在媒体的渲染下,要求盖茨捐赠金钱、回馈社会的呼声日益高涨,并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压力。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比尔·盖茨:冷酷商人VS慈善家
比尔•盖茨:不想死在微软这份工作上
比尔•盖茨接受福布斯专访,避谈“雅虎收购案”
余秋雨否认退出央视青歌赛 称这完全是谣言
比尔•盖茨:亚洲马云接替我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法晚》总编 王林
夹住文人尾巴
为老百姓办报
《经济观察报》
社长兼总编辑 刘坚

媒体不应一味负面报道
《销售与市场》
副总编辑 罗文杲

营销期刊不惧互联网冲击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