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职场招聘 >> 业务园地 >> 文章正文

《名人传记》的名人采访策略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网     更新时间:2009-8-25 10:40:02

  对名人的采访,除了具备一般的采访程序和采访策略的共性外,还有一些独特的采访策略和采访艺术。

  采访名人,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通过采访名人,谈他自己本人经历的人生故事,包括自己经历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还有一种情况是通过采访此名人,来了解彼名人(可以是一位,也可以是多位)的故事或特定时间和环境里的某个特定事件。本文要谈的主要是第一种情况,即通过采访名人,来采写其自身的人生经历。

  通过本刊记者对名人进行专访

  作为一本刊发原创作品的刊物,《名人传记》的好多作品离不开自己记者的采写,这就有了对名人采访的程序,当然,名人毕竟不同于普通人,对名人的采访存在着一定的策略和技巧。

  要赢得采访的成功,记者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不怯场,大胆适应。对于任何一个名人,无论他的知名度、地位、职务如何,我们都要从完成采访和报道任务的目的出发,大胆地、主动地接近他、熟悉他、了解他。即使开始有一些对人物、环境、气氛等不够适应,也要理顺心态,确保采访顺利展开。大多数情况下,越是有地位有声望的名人或是领导人,越是谦虚、热情,乐于通过采访,向读者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给人民群众提供信息,宣传政策和知识。

  2.不消极等待,而是主动“出击”。采访能否成功并不在于一开始采访对象表现出来的态度,而在于我们自己是不是能主动把握住采访的主动权。有时候,记者主动地同对方拉家常、聊天,恰当地引出话题,某些采访对象会由寡言变得热情健谈,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3.不格格不入,寻找利于沟通的话题。要做到不把名人当“外人”,就要尊重采访对象,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时间,尊重他们的谈话等等,这一点,估计记者基本上都能做到。但要寻找与名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故事等,并不容易,能找到这种利于沟通的话题,就更利于熟悉与加深了解名人,争取对方的理解、信任,促进采访的成功。

  4.知难不退,迎难而上。有的采访对象可能故意回避提出的问题,这在采访名人时经常出现。对于来自采访对象方面原因造成的难题,要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或向对方解释采访意图、目的,改变其不合作的态度;还有就是及时另找恰当的和采访对象有关的人,迅速捕捉到有价值的素材。对于记者自身因素造成的困难,则必须及时调整好,尽快展开采访活动。

  5.不千篇一律拘于形式,而是见机行事。接受采访的名人的具体情况不同,采访的时间、环境、条件不同,采访的性质不同,都可能影响到寻找与接近采访对象的难易程度。在采访中,可以按照采访提纲进行采访,但在一个话题上,有时采访对象说开去了,即出了采访提纲的范围,也不要轻易打断他,而要听下去并留意抓住关键点,同时,主动把话题往需要的方向上引导,这往往比专门提出某个话题更易让对方接受。对于采访内容、采访方式等,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地处理。比如,对于不利于采访对象的一些负面话题,要想获得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不但要注意被采访名人的性情,而且还要从提问、交谈、观察的技巧上留意,包括说话的语气都应当讲究,力求赢得对方的配合。

  充分利用现成的作者资源,特邀作者对名人采访

  名人多,记者少。由于受主客观条件限制,采访名人的任务不可能全由报刊社自己的记者来完成,也完成不了,更没这个必要。那么,充分利用现成的作者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有些人比我们自己的记者更方便、更有条件采访到一些名人,而且也能写出更好的作品来。《名人传记》刊发的文章中绝大多数都是他人采写的文章,这里面又有些是自由来稿(这部分仅占很小的比例),绝大多数的文章是编辑特邀外地作者通过对名人采访后完成的。特邀的人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主要有这么几种情况:名人当地的媒体记者或其他撰稿人;对名人有专门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名人有关系的亲人、朋友、同事、同学等……《名人传记》通过特邀作者为其撰稿,在组来大量优质稿件的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这些作者资源建立起来后,可以多次利用,比如北京的作者王凡、刘东平,他们就为《名人传记》采写了大量的名人稿件,从《刘少奇一家在中南海西楼的日子》、《邬吉成:我所经历的1976年》、《周尚珏:“我在的时候,总理还年富力强”》、《曾立、曾自:我们的父亲田家英》等等。充分利用现成的作者资源采访名人,这是《名人传记》的又一大优势。

  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对名人进行非面对面采访

  现在是信息社会,传媒发达,电话、传真、网络等现代化的沟通手段扩充了采访的方式,一些面对面的采访有时候也可以被电话、网络(包括音频和视频)所替代,虽然没有真正实现人和人的接触访谈,但这种新的采访方式也同样达到了既定效果,有时候面对面不好讲的话,这个时候也可以说出来了,这样一来,这种采访方式仅有的那么一点缺点也被它的效果掩盖了。本刊记者在采写《黄继光遗照之谜》时,就运用了电话和传真等现代化工具。当时保存有黄继光遗照的老志愿军谢万丁老人身在湖北,记者通过关系找到了他的家庭电话,通过电话对谢老进行了采访;另外,他还把一些资料通过邮寄和传真的方式发给记者。当然,除了利用现代化方式采访外,还可通过网络进行资料搜集和整理等。因此,可以说,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手段的应用,扩大了《名人传记》对名人采访的空间和门路,使得更多远途或不方便见面的名人“走”到了记者“面前”,也走到了广大读者面前。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周伯华:名人普通人代言广告都要担责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