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12时27分报道,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安排了场次空前的新闻发布会、记者会、集体采访、网络访谈以及数场团组开放活动等。代表委员竞相亮相,针对各类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众媒体各显神通,竭尽所能报道两会。今天在线酷评的是《中国经济导报》新闻中心主任杨禹。
主持人:今年两会期间更多的代表委员通过各种媒体,像博客、微博等新兴媒体与公众沟通。这一现象在前些年的两会上好像并不明显?
杨禹:今年两会开到现在,特别重要的特点是,代表委员跟公众之间的关系特别紧密,不仅是因为谈论的话题是大家关心的话题,更重要的是交流方式很丰富。过去两会的情况被公众所知道基本是通过传统媒体,现在不仅媒体本身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像网络这样的新媒体,像手机互联网这样所谓的第五媒体都开始发挥作用了。代表委员自己面对媒体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实他们也是网民的一部分,也是媒体受众的一部分,他们在两会上把自己对一些焦点问题的看法通过各种形式跟公众进行交流。我相信他们平时不在北京集中开会的时候,也会保持这样的交流,因为这种交流非常好,能够把公众引入两会,让公众从过去关心两会,变成参与两会。
主持人:通过这样的媒体互动,代表委员与公众更加贴近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一些代表委员们的语录,经媒体披露后,也是受到了广泛关注,有一些被质疑说水平有点差,是浪费公共资源,有些甚至招来网友拍砖,我们该如何看待这样一些现象呢?
杨禹:确实出现这样的一些情况,这个很正常。比如有一个委员他说,讨论我们的运动员是应该先感谢国家还是感谢父母,随着公众广泛的讨论,大家有什么看法都可以摆出来。我觉得整个过程无论你是站在什么样的角度,怎么看待这种观点,整个交流的过程非常重要,而且公众实际上是一种既参与又监督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催促代表委员提高参政议政的水平。因为这么多的代表委员他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阅历、经验对问题的看法都不一样,可能会引起一些争议。这些并不要紧,也要给他们一个积极说话,说自己的真心话的良好的氛围,这对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