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传媒观察 >> 新闻 >> 文章正文
中华新闻出版报:市场呼唤中国的"华尔街日报"
作者:洪玉华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更新时间:2007-12-18 9:11:58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令世界瞩目。但是在国内,财经报刊发行超过10万份的却不足10家,记者队伍中懂经济的不懂传播、懂传播的不懂经济的情况比比皆是,相关制度也尚未建立健全,和经济相匹配的财经媒体并没有形成——

  首届财经媒体与全球经济论坛近日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和欧洲的财经新闻传媒学界、业界的领袖人物、学者及清华大学部分师生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的主题是:财经信息提供者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受众市场、如何持续创新、如何进行组织变革等问题。中国作为一个迅速发展中的国家需要什么样的财经信息和服务也是本次会议关注的重点。

  世界级经济需要世界级财经媒体

  据介绍,过去30年内中国经济已经从占世界经济5%上升到17%,融入到全球经济的大经济体中,现在中国的购买力居世界第二。中国经济的复苏和崛起令世界瞩目,但和世界级大国经济相匹配的财经媒体并没有形成。目前国内财经报纸大约100份,但是市场占有率超过10万份的不足10家。大部分财经媒体都存在着专业性太窄,报道宏观、政策性的经济信息较多,而微观具体的信息、数据太少的特点。没有一份可以走进千家万户,为社会、投资人、经济界提供全面信息,形成市场影响力的专业化财经媒体。

  而中国经济的发展恰恰需要、期待这样一份财经媒体。

  新华社对外部主任严文斌指出:“世界级的经济需要世界级的财经媒体来实现国际话语权,读者也需要与中国实力相匹配的财经媒体,在市场发展的关键时刻发出自己的声音推动决策,在客观报道中为经济发展助一臂之力。”

  据统计,2006年我国出版各类报纸1938种,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报业大国,但综合性、都市类报纸较多,没有主流的商业化财经媒体。有学者做了一个形象比喻,在中国寻找市场占有率75%的财经媒体,至少要找10家媒体合在一起。而在日本,《日本经济新闻》发行量为300万份,发行比率则相当于在中国市场发行3000万份的份额。日本经济新闻电子媒体公司常务董事吉岡昇(NoboruYoshioka)在交流中谈到“日经”已经形成了报业、数字媒体、出版、电视四大集团的立体化经营。“日经”传媒建立的Needs、telecom21、日经网三大网站和数据库可以为企业提供自1976年以来日本经济发展的各项可靠数据,目前日本2/3以上的企业都是日经传媒的用户,“日经”已经成为日本经济发展中一支独立的力量。

  纵观全球经济和财经媒体发展,严文斌和《中国财富》杂志总编席文举、中国证券报常务副总编杜跃进共同呼吁:未来发展中我们应该致力于财经媒体的突围之路,打造中国的《华尔街日报》,发挥财经媒体对经济发展的服务和推动作用。

  受众需要实用的财经媒体

  书店里财经专业类书刊长期畅销而财经类媒体的市场份额却始终没有突破,与会专家认为找不到产品设计和市场发展思路是目前中国财经媒体发展的瓶颈之一,财经类媒体还在传统综合性媒体的发展思路中打转转,没有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受众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财经类媒体?席文举用两个字回答:“有用”。他说,“财经媒体要提供服务性,服务于读者和投资者,关注他们的利益。”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催生了部分有资产性收入和投资需求的白领阶层、企业管理者和关注财经动向、收入有盈余的群体,他们需要通过财经媒体获知有效、可信的信息以减少交易中的不确定性。“财经媒体要服务于人们愿意创造金钱的价值观念,向受众传达如何进行投资如何获得回报的信息,而不是让他们仅仅把钱放在银行里”,《纽约时报》前总编西摩·托平(SeymourTopping)在发言中这样表示。

  信息服务是财经媒体的定位,那么这样的信息去哪里找?席文举认为,要从市场中寻找,寻找那些受众感兴趣的新闻,只有实现大众化和市场化才能塑造一份走进千家万户的财经媒体。杜跃进认为这样的财经媒体要体现实用、实效、前瞻、预测、准确、客观公正、专业、服务等诸多功能。

  “懂经济的不懂传播,懂传播的不懂经济,两个都懂的去证券、投资公司赚大钱了。”在谈到财经媒体的人才队伍状况时,席文举这样感叹,缺乏优秀的财经传媒人才是财经媒体发展的另一个瓶颈。日本新闻界认为培养一个记者需要2年时间,而培养一个财经记者需要8年时间。财经记者要提供恰当的信息服务必须具备专业知识、表达能力、新闻伦理等多项综合能力。“内容专业但不能表达晦涩”是受众对财经媒体的要求。

  新闻伦理不建立就没有百年大报

  “越南战争期间美国民众通过电视媒体了解了这场战争的性质和局面,从而推动了战争的结束。”《纽约时报》前总编西摩·托平用这一事件表达他对媒体功能的认识,他说,“媒体是提供一种让大众了解信息的方法,是为大众服务的。那么现在财经媒体所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为大众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莫斯科大学新闻系教授雅·扎苏尔斯基(YassenN.Zassoursky)认为媒体是服务社会的一面镜子,它应该成为第三方独立的力量并且承担自己的责任。

  那么财经媒体是否承担了这样的职责?CCTV-2经济半小时制片人高先民指出,部分财经媒体在股票市场的走向、上市公司分析中扮演了“追涨杀跌”的角色,媒体追捧股票走势、制造吸引眼球的新闻带来的是投资者的累累伤痕,“受众手中的股票可能正被媒体所操纵”。他举例说,《罗杰斯探访中国股市》播出第二天股市大跌5%、中石油上市财经媒体一片叫好声,媒体没有提醒大家在行情看涨中应该注意规避风险。他说,“市场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没有人可以预测全部的市场走向,财经媒体的价值在于提供理性的观点,提供一种反作用力,让投资者对市场有更全面地认识。”

  国际公约规定财经记者不可以买股票,这一制度在我国的财经媒体还没有建立,财经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尚不健全,财经网站认为自己是媒体却又不愿意接受媒体伦理约束,这些都是目前财经媒体发展的不协调因素。《财经时报》总编辑绍颖波认为,“市场给了财经媒体很大的发展空间,财经媒体也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新闻伦理不建立就不可能有百年大报”。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文章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高端访谈
杨伯宁:沟通融合创新 成就卓越公关人
IBM中国企业策划传播部经理徐斯霖访谈
李频:期刊核心竞争力是思想的穿透力
魅力人物
特别关注
推荐新闻
动态广告
Copyright 2005 - 2006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