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职场招聘 >> 业务园地 >> 文章正文

试问“80后”记者:能挑大梁吗?
作者:赵冬梅     来源:青年记者     更新时间:2008-6-23 8:44:48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作为一个特殊年龄层的人群,“80后”在人们眼中,除了相对的年轻优势之外,总不免被或多或少地贴上“任性”、“不成熟”、“难当大任”等有色标签,本文无意评判“80后”作为社会人的特质,而只是想在传媒行业这一特定领域探讨“80后”记者面对挑战如何取得职业成功。

  一个“80后”记者的普通一天

  在目前的新闻单位中尤其是广播电视行业,“80后”记者在人数上已渐成蓬勃壮大之势。伴随着老记者的力不从心自愿转行退居幕后,以及中年记者将热情更多地致力于向领导、管理岗位发展,“80后”记者近几年不断地被仓促间推向前台,承担“挑大梁”的重任。但是,踉跄的脚步、单薄的身板、迷茫的心态,“80后”记者的整体表现让人不禁怀疑:他们能够担此大任吗?

  这种疑虑确实有着非常现实的基础,仅以笔者所在的电视行业为例,一个“80后”记者的普通一天可以为此证明:

  先遇选题关。工作积极主动一些的,早晨上班到办公室后会马上找报纸和热线电话记录本,快速浏览报纸上的新闻题目和热线本上的新闻线索,有自己认为合适的就赶紧到制片人面前抢报选题(晚一步就可能被别人抢先占去),如果没找到选题或选题没通过就只有等制片人分派任务了。而一些工作被动懈怠的干脆就来个“守株待兔”,一边吃着早餐一边等着拣别的记者挑剩下的或跑不过来的选题,对此,制片人是干着急也没办法。就普遍情况看,目前“80后”记者自主思考选题的能力还是相对较弱的。

  再是采访关。有了选题可以稍微松一口气,但各种困难也接踵而至。做行业新闻还好,目标明确,直接找行业相关部门采访。而如果遇到社会新闻,尤其是热线类新闻,常常是抱着热线记录本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手。联系采访屡屡受挫,即使好言相求也难奏效,最后只好请老记者出面帮忙搞定;而到了新闻现场,面对各种突发情况,更是束手无策,只好不断向制片人电话求救。笔者就曾经历过这种情况:一个“80后”记者在采访一条新闻的两个多小时内,给制片人打了十几通电话请示、求教。可以说,“80后”记者的独立作战能力、实地采访能力还亟待提高。

  还有写稿关。无论对广播电视记者还是报纸记者来说,新闻稿写作都是衡量一个记者综合能力的关键。目前新闻单位的资深编辑们谈起“80后”记者的稿件,第一反应就是:语句不通,逻辑不顺,一次过关的稿子很少。其实稿件水平低既有写作能力方面的原因,也有责任心方面的问题:年轻记者一篇稿子中出现几个、甚至十几个错别字很普遍,一些老问题经编辑多次修改后还会不断出现。如果说老记者从业时会把每一篇稿子都当成自己的一部作品,并为之绞尽脑汁、力求完美;那么在有些“80后”记者眼里,一篇稿子只能算得上是一份作业,总是盼着草草写完即可收工回家。

  “80后”记者缘何“不成熟”

  列举上述现象,并不是要将“80后”记者全面否定。追寻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是本文的主旨。归纳原因,笔者认为不外乎以下几点:

  1.专业基础教育不够系统、规范。随着高校扩张之风日盛和对招生经济的过度重视,越来越多的学校将目光瞄准了新闻传播专业,纷纷扩大或成立相关院系,有些理工科院校在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跟随这股风潮招生办学,学生的学习质量难免受到影响。同时受近些年就业竞争压力逐年增大的影响,一些学校鼓励学生提早进入社会实习,以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大二开始实习,有的甚至在大学一年级就开始联系实习单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大学期间应当接受的系统专业教育就很难得到保证。

  2.缺乏扎实有效的专业技能培训。虽然“80后”大学生早早即进入社会实习,但由于知识储备不足,他们在实习单位很难发挥积极作用,有的甚至成为实习单位的一种负担,因此各用人单位大都是碍于关系和情面无奈之下接收学生实习。在这种情况下,单位很难为实习学生提供专业、系统的培训,大多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也只是走马观花地浏览、了解一些新闻采编、制作的流程,最终拿到一张实习鉴定而已。而对于经过招聘考试进入新闻媒体从业的“80后”记者而言,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80前”记者刚进入媒体工作时,大都有一个老记者作其指导老师,跟着老记者跑上至少半年左右,打下一定基础后,才有机会开始独立采访工作。而“80后”记者从业后很难享有这种待遇,原因是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各媒体面临收视、经营、人员紧张等各种压力,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不像以往那般重视,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逐渐减少,对新进人员的普遍要求就是“招之即来,来即能战”。因此,多数“80后”记者在上岗后主要靠自己摸索来学习掌握新闻采编的技巧,如果悟性一般就很难迅速适应工作要求。

  3.主动学习自我提高的意识不够。“80后”记者的成长环境决定了其兴趣爱好更加多元化,伴随着动画片、漫画书、网络游戏成长的这一代人,对网络、MP3等视听新媒介的关注要远比对文学名著、理论典籍的阅读密切得多。上世纪90年代中期,笔者进入电视新闻领域工作时,一位同样刚入行的记者因为被分配跑经济,自己就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读一段马克思的《资本论》,这种现象在现在的年轻记者中几乎难觅。而大多数“80后”记者日常谈论交流的话题多是:网络、时尚、流行、娱乐等等。去年笔者所在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批记者,一位应聘考生在面试时抽到一道考题:要求她根据面试现场情况写一篇短消息。这位考生思考片刻后认真地编写了一条手机短信作为回答,引得在场评委面面相觑,后经评委的提醒该考生才恍然大悟,尴尬地继续答题。在知识储备先天不足的情况下,如果从业后又缺乏强化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素养的主动意识,无疑会导致工作中常常处于被动局面。

  “80后”记者如何尽快成才

  应该看到,“80后”记者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身不够积极努力等因素,也有客观环境的影响。要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新闻记者的职业特点决定从业者需要具备除新闻之外的多方面知识。

  首先要学习政治理论。现在年轻记者中有一种远离政治的倾向: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政治理论离实际工作太远,学与不学对新闻采编影响不大。这种思想的潜在危害是巨大的: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随之会带来政治鉴别力的降低,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对新闻难以准确把握。

  其次要学习哲学和历史知识。有一些记者片面理解“用事实说话”的工作准则,认为新闻就是客观记录,不应有丝毫的理性色彩。在这种认识的影响下,一些采访经常流于表面,鲜有深度;一些报道常常表现肤浅,缺少内涵。这也表明,记者应注意掌握和运用哲学和历史知识。

  第三要掌握相关知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从GDP(国内生产总值)到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从股民到基民,从房价到油价,从人民币升值到个税起征点,从“神六”到“嫦娥”,这些词汇背后的经济现象是各媒体持续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如果不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在采访报道中就很难对一些热点社会现象做出深刻的分析和正确的解读。

  第四要学习文学和艺术知识。文学素养是新闻写作的基础,艺术修养可以给新闻写作带来灵感,提升新闻作品的境界。当前的媒体记者,更应该在提高文学艺术修养方面下些工夫。

  加强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如果说综合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慢慢积累,那么对年轻记者专业技能的锻炼和培训则是媒体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尝试:

  一、对新进记者启用“一对一”指导模式,即安排专人作指导老师帮助新记者熟悉媒体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解决其初入行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其尽快适应工作要求。在这一点上媒体要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不能揠苗助长,要求年轻记者一上岗就“出活”,而应允许其有一个合理的成长周期。

  二、建立及时有效的新闻点评制度。对年轻记者的每一篇稿件,制片人与责任编辑等审稿人员都应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并为他们提供积极的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而不应是简单的删改和粗暴的毙稿。同时,可以通过内部优差新闻评比、外请专家点评等方式,为每一个记者的稿件分析长处与不足,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帮助其快速提高。

  三、组织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目前的新闻从业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是新闻传播相关专业毕业,其专业基础可以说十分薄弱,即使是科班出身的记者,工作一段时间后也普遍有“充电”的需求。媒体可以通过与高校联手,举办一些目的明确、针对性强的短训班,与“大帮哄”的听讲座、报告辅导相比,这样的集中培训效果会好很多。

  加强教育提高职业素养。记者这个职业之所以被人们冠以“无冕之王”的称谓,是因为人们心目中的记者能不避艰险、不惧权贵、不贪图金钱,用手中的笔揭露丑恶、维护正义,正所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而不是指作为记者就可以享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特权。因此,对年轻记者来说,一定要正确理解这一职业称谓的真正涵义,明白自己应肩负的社会职责,以避免在新闻实践中走弯路、犯错误。

  不可否认,当前由于媒体竞争加剧,部分媒体过于追求“眼球经济”,报道时有低俗化现象,记者的社会形象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在新闻记者队伍中也常有个别人将舆论监督作为牟利工具,搞虚假新闻、有偿新闻、有偿不闻,这些难免都会对年轻记者产生不良影响。对此,新闻媒体应高度重视,在抓事业产业发展的同时,更要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针对“80后”的特点,新闻媒体可以考虑采取更新颖、更灵活的教育方式,开展有特色、有吸引力的活动,激发“80后”记者的活力和热情,使其集体荣誉感、职业自豪感得到不断提升。

  其实,上述所列在“80后”记者身上显现的问题也是目前媒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不予以重视、加以解决,那么在不远的“90后”记者身上必然还会重复出现。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遭台湾记者包围 日本记者:被吓到了
百余名记者关注奥运火炬新疆传递
我是记者 我在现场:绵阳晚报记者在救灾一线
震区记者感言:我不愿在遇难者遗体上“写作”
新华社记者震区手记:人们在互相帮助中长大
王冉:我成了一名记者的粉丝
24天坚守一线采访的记者
唐师曾:新华社记者 在震中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法晚》总编 王林
夹住文人尾巴
为老百姓办报
《经济观察报》
社长兼总编辑 刘坚

媒体不应一味负面报道
《销售与市场》
副总编辑 罗文杲

营销期刊不惧互联网冲击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