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主持人 > 文章正文
白岩松玉林开讲座 称“读书与我的职业无关”
作者:刘红     来源:玉林日报     更新时间:2007-1-29 9:50:32

白岩松在讲课。

玉林师院新闻传媒专业的学生听得入神。

  接连几天的阴雨在1月24日终于放晴,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的到来,给了玉林整个新闻界一个惊喜。当记者们得知白岩松将在玉林举办一场有关新闻业务的专题讲座时,情不自禁地就显得格外的激动与兴奋。讲座虽然是9点钟开始,但市会议中心门前8点多钟就站满了等候听讲座的人。

  9点钟,当白岩松准时走进座无虚席的会议中心时,我们眼中的白岩松是那么的熟悉,没有丝毫的生疏,唯一不同的是,这一刻他离我们很近,他真实地走在我们中间,就在我们身边。这种消失了距离的接近,让在场的每一个人感到欣喜。我们可以如此近地听白岩松说,可以如此近地感受一个现实中的生动的白岩松。

  正如白岩松时常提醒自己的:“在屏幕上说很多无价值的废话,无异于谋财害命。”这场为玉林媒体同行做的新闻业务专题讲座的内容是严谨、丰富、深刻而精彩的。听讲座的过程是非常愉快的精神享受,同时也让大家有很多的收获。白岩松表达的很多东西都是发人深省,启发思考的。

  白岩松是一位在工作中敬业地扮演着螺丝钉角色的人,也是一位在工作中勤于思索,在思索中收获良多的人,在讲座中他把自己思想的果实无私地奉献出来,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

  在座的人都很珍惜白岩松的讲座,人们不由自主地努力做着笔记,想把白岩松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其实听白岩松的讲座就算不做任何笔记,还是会有很多东西,在他讲过之后就深深地刻在了脑海里,再也无法抹去。白岩松的讲座是入耳、入脑、更入心的。

  因为讲座太打动人心,会场里大家一直都在凝神静听,直到讲座结束,白岩松特意留出一点时间,让大家提问,与大家沟通时,大家才猛然醒悟,争先恐后地向白岩松提出了各种问题。

  白岩松是敏锐而真诚的,所有的问题他都会说出自己真实的观点,赞成或反对都很分明,在这些立场分明的回答中,白岩松倡导什么,反对什么,欣赏什么,鄙视什么都泾渭分明,白岩松内心的真实也就这样坦然地敞开在公众面前。

  一个人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言行最能反映一个人做人的态度,白岩松做人的态度在他讲座的过程中同样真实地流露出来。用平视的眼光看人看事,平视是白岩松做人的态度,平视对一个传媒人来说是最公正、最客观的角度。在白岩松的讲座中,他同样在意着平视的角度。当前排的听众争相提问时,白岩松在回答提问的同时反复强调要顾及后排想提问又拿不到话筒的听众。为了让这些处在边缘地带的听众也能有提问的机会,后来他干脆自己点人。和白岩松沟通能让人充分享受平视产生的心理愉悦,虽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这样的沟通时间很短暂,但在这短暂的瞬间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平视的能量和魅力。

  白岩松在他《痛并快乐着》一书的《地平线断想》(代序)一文的最后一段写道:“一切都要从我们今日脚下的地平线开始,在此之前的20多年里,我们已用痛苦与快乐铸就的坚强为今天搭起了最好的起跑线,新世纪的黎明,雾气依然很重,前方还是一如既往的模糊,但是,让我们出发吧!

  走,就有希望。”

  白岩松是愿意相信未来的乐观的理想主义者,他的乐观体现在积极地用自己的行动去实现或尽可能接近理想的目标。玉林也许只是白岩松人生中一次偶然的选择,但这偶然一次的选择他是认真对待的,在这偶然一次的选择中,他努力地把自己的收获分发给我们,让我们分享,让我们受益。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对玉林媒体听讲座的我们这些同行来说,白岩松的一席话有十年书的份量。

[1] [2]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白岩松点评“金牌主持人”:老婆比立场重要
白岩松:我曾驾车在深南大道追坦克
中国经济网副总编:网络媒体应揭露不和谐声音
中国网李家明:网络在报业的框架内发展符合规律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高端访谈
热点专题
热点新闻
推荐新闻
动态广告
Copyright 2005 - 2006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