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领袖访谈 >> 精英对话 >> 文章正文
人民日报记者:迷局里寻找事实真相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网     更新时间:2006-11-29 10:06:22

  论文迷局的背后

  [杨健]:向人民网网友问好。我是第一次到人民网传媒频道访谈室,主要是来向大家学习。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提。我尽量回答。

  [赵亚辉]:很高兴来到这里跟大家进行交流,印象里这应该是我第四次到人民网做访谈。每次回去都会有很多的收获,这次肯定也不例外。请大家多指教。

  [武卫政]:各位网友大家好,大家对传媒沙龙组织的讨论感兴趣,我们都非常高兴。今天话题是“七问论文迷局”为什么能够被评为《人民日报》好新闻一等奖?我作为参与这一重要报道的一员,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些情况,也愿意跟大家讨论。

  [网友]:各位老师好:我平时很少看人民日报,《七问论文迷局》让我改变了对人民日报的印象,讲讲这篇文章出笼的来龙去脉吧。

  [杨健]:谢谢。报道起因可以追溯到两年多前。2004年1月本报刊出记者任建民、刘裕国的报道《魏于全:不负众望》,介绍了当年新当选院士魏于全的情况。这篇报道是他俩根据在四川大学的采访记录和校方提供的材料采写的。但魏于全在审稿之后发来传真,称此文“与事实存在多处不符。……请通知二位记者撤销该稿件,以体现贵报社尊重事实、客观、公正的办报宗旨,也同时是对我本人的尊重和爱护。

  这是一件非常蹊跷的事情。从新闻角度考虑,我们应该顺藤摸瓜,将此事追踪到底。但在当时,我们对质疑一名中科院院士,心里还是有很多疑虑的,于是决定先按魏于全的意见将稿件做修改,但记者把他发来的传真和当时校方提供的宣传材料全部完整保留了下来。

  两年后的2006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司履生向中科院质疑魏于全论文的真实性,并在网站上发表了致有关部门的公开信。我在部门业务会上汇报了这一情况,建议可以联系过去掌握的线索,对此事进行调查。

  此时,韩国黄禹锡事件的调查结果已经公布,汉芯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也已经媒体披露,国内舆论对科技界浮躁、造假现象谴责的声音很高。部门领导与科技组成员反复协商,认为调查魏于全事件的时机已基本成熟,在坚持严谨、真实、公正的前提下,可以先行详细了解情况,视调查进展决定是否公开进行报道。

  [网友]:请问各位嘉宾,论文迷局这篇报道是如何分工报道的?分几个步骤?历时一个月是吗?

  [杨健]:整个报道的策划和执行为时半个多月,先后开会不下10次。策划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此事涉及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考虑到《人民日报》的影响力,无论调查结果如何,只要有任何动作,一旦为外界所闻,都是非同小可的事件,所以一定要严格保密,低调介入,注意保护当事人;

  二,舆论监督报道水很深、难度很大,科技报道尤其如此。由于报道涉及内容专业性极强,一定要多方学习、多方了解、多方求证,多向专家请教,不可出半点差错;

  三,由于论文研究课题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基金委对项目情况比较了解,所以应该侧面征求基金委评审专家和相关工作人员的意见;由于魏于全是中科院院士,调查应尽力争取中国科学院领导的支持;鉴于魏于全是四川大学领导,对川大不宜正面采访,应采取迂回策略;

  四,尽可能了解举报人的学术资质、人品口碑、真实举报动机,防止“自摆乌龙”;

  五,怀疑不能代替结论,证据是第一位的,应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尽可能详尽地采访双方当事人,给双方同等发言的机会;

  六,区分清楚学术争论、学术造假和个人恩怨,根据不同性质为报道定调,谨慎行事,不抢时间,不追求轰动效应;

  七,多向同行求教舆论监督类报道的经验,请记者站同事协同调查;

  定下这些原则后,武卫政、赵亚辉分别赴成都、西安,与记者站同事一起开始了将近一周的深入采访。同时,向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中华肿瘤杂志》、《自然》杂志等单位了解有关情况。四名记者约访了双方当事人和他们的同事、同行,搜集了许多第一手资料,所有谈话都有录音,绝大多数证据都有文字材料。

  [网友]:请问,论文这篇稿子能评上人民日报社的好新闻的原因是什么?人民日报社评出好新闻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杨健]:我想这条新闻被评为好新闻,有两个原因。从读者来看,是因为它在学术不端行为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通过《人民日报》触及了一宗“涉嫌学术不端”的新闻事件,尝试了对学术界的舆论监督,而且涉及的人物学术地位比较高。这样的话题,既是敏感的话题,也是读者特别关心的话题,所以反响非常强烈。

  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我看到了上周人民日报关于魏于全事件的报道《七问“论文迷局”》,我觉得写得很好,很客观。我认为科学共同体应该欢迎科学界以外的人士参与和监督,但是不能有恶意,不能夸张,更不能歪曲。……在这一前提下,我非常赞成媒体的介入,这样有很大的好处,对于澄清现在浮躁的风气很有好处。

  原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宣部副部长龚育之说:今年,浮到公众关注的水面上来的,还有一件案子,就是四川大学医学院魏于全院士被指控“学术作假”的案子。这个指控如果成立,那就是一件不小的案子。这件案子现在还没有尘埃落地,但有望水落石出。因为……已经有平面的正规的媒体(比如《人民日报》)介入。不管将来这一案的调查结论如何,我总是拭目以待,谨慎乐观,希望并相信会看到自然科学界那一整套防范和处理不端行为的准则在中国逐步得到尊重和遵守。

  海外学者方舟子说:《人民日报》这一罕见的做法,据我了解,在科学界赢得了一片喝彩,也促使四川大学校方迅速作出反应。

  其它在网上跟贴和给编辑部来电、来信的读者,就更是不计其数,他们绝大多数对这篇报道给予了积极和正面的评价。

  这是从读者角度讲。从报社内部讲,将这篇报道评为好新闻,除了以上原因之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对这一报道的技术操作给予肯定:选题重要,社会反响强烈,记者采访深入细致,报道客观,行文严谨,言之有据。《人民日报》评选好新闻的目的,就是鼓励符合这些要求的新闻稿件问世。

  [网友]:请问记者,论文事情发展到了什么地步呢?你们有没有继续关注?

  [杨健]:到目前为止,论文事件暂时已经搁浅。我们一直在密切注视着事态的进展。

  [网友]:请问嘉宾,人民日报社一般如何对待批评类的稿件?

  [赵亚辉]:对待舆论监督报道,我们非常慎重,特别要确保其真实性,要进行详细的调查。要说明的是,舆论监督报道和批评类报道是有区别的,我们这篇《七问“论文谜局”》是质疑报道,是舆论监督报道。

  [网友]:杨老师,请问,您在采写《论文迷局》的时候,有没有参杂自己的感性的东西在里面?您担心你的个人想法会引导舆论的走向么?

  [杨健]:在报道中,完全滤除记者和编者的个人倾向是非常困难的,也是应该全力做到的。正因如此,我们尽力以客观、理性的态度来处理稿件,请看我们为《论文迷局》一文配发的编者按:“应该坦诚,由于举报涉及的核心内容专业性较强,新闻媒体很难也无权对是否‘论文造假’作出最终的评价我们将了解到的内容和疑问予以公开,是希望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推动有关主管部门和学术机构对这一时间的进一步独立调查、公正裁决和信息公开,还清白者以清白之身,给违规者以应有惩戒。”您是否觉得这一定调达到了我们的初衷?

  [网友]:邓小平说:“报纸搞批评,要抓住典型,有头有尾,向积极的方面诱导。”请问,论文迷局,几位老师想如何“有头有尾”?

  [杨健]:我想我们还会在这方面继续努力。我的孩子今年刚进小学,我不希望看到她在一个学术空气污浊的环境中成长。努力可以有不同的手段,不同的途径,也许短时间不会再做类似的长篇报道,但也没准哪天再让您吓一跳:)

  [武卫政]:你说得太好了,小平同志的这一名言正是我们行动的指南。但是我们的后续报道取决于事情本身的进展,特别是对于典型性的报道,更是如此。就论文迷局而言,我们不可能规定一个星期或者半个月定期来一次动态报道,如果事情本身没有什么进展,那样报道没有什么意义。我们不能断言论文迷局一定会有一个最终的结论,如果没有这种结论,什么媒体都没声没息了,关注这一事情的读者自然会明白是怎么回事。当然我们希望这件事最后有一个结果,也会就这一结果做一次深入的报道。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新闻
记者下跪采访续:八成网友力挺记者还以跪礼
扶弱抑强 中国新闻界的南北两女侠
姜胜利:狂风中我为自己拍下遗照
曹爱文:他们现在都叫我“最美”
对话《长江文艺》杂志社社长刘益善
中国首位女战地记者黄文:历史不能忘却
两百万美元风投分文不剩 郭涛接手MySee
默多克卷入辛普森杀妻案 节目遭民众抵制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高端访谈
热点专题
特别关注
推荐新闻
动态广告
Copyright 2005 - 2006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