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分类传媒 >> 电影 >> 文章正文

功夫熊猫不是好莱坞式电影 美片猛吹中国风
作者:沈梅     来源:现代快报     更新时间:2008-6-19 9:28:57

  《功夫熊猫》可谓中国风在好莱坞一次亮眼的表现,该片中使用了最能代表中国的两样东西:熊猫和功夫。好莱坞班底拍中国“功夫片”容易不伦不类,但该片却毫无这种突兀的感觉,原因就是导演充分向中国电影人借鉴了“功夫”——成龙、张艺谋、李安、谭盾无一不在该片中留下了影响好莱坞的痕迹。明日(20日)起,《功夫熊猫》将在南京上映。

《功夫熊猫》中国元素大放异彩

  成龙影响了他们杂耍式的熊猫功夫

  影响好莱坞最深的华人恐怕要数成龙,他杂耍、搞笑的中国功夫让整个好莱坞疯狂。为了让《功夫熊猫》里的功夫能像真正的中国功夫,影片里的熊猫阿宝的形象完全就脱胎于成龙——丰富的表情、夸张的肢体,随拿随打的杂耍式武功。在影片描写阿宝的功夫潜质时,是从他去厨房偷东西吃开始的,他边上蹿下跳边找东西吃,还随手把东西乱丢向师傅浣熊。在阿宝与雪豹泰龙决斗时,阿宝开始物尽其用,一会儿用竹子当高跷踩泰龙,一会儿用铁锅把泰龙的脸打扁,打斗的形式也没有招式,完全用看似没有招式的胡乱搅和,外加杂技式的翻来跳去,把成龙的绝技全部都安放在了熊猫阿宝的身上。

  张艺谋影响了他们辉煌雄伟的中国建筑

  《功夫熊猫》的场景充满了中国风味,这种风味恰好是从最具有中国味的张艺谋身上获取的。影片的片头曲在一幅水墨画般的背景下开始,看起来赏心悦目,很有张艺谋式的大片特色。当熊猫看到龟神宫殿金碧辉煌时,一座厚重的宫殿出现在影片里,不知是不是巧合,这宫殿和《英雄》里秦始皇的住所居然有八分相似。宫殿建在虚无缥缈的山顶,殿中的兵器、古董也与《英雄》很像,简直可以看成是照抄原片。不仅如此,只要镜头转到神龟宫殿,影片就会出现张艺谋式的厚重感,以金色和红色为主,建筑庞大,气势雄伟。甚至宫殿前面的台阶,都和《英雄》如此相似,连每隔两三个台阶就有裂缝这一点,《功夫熊猫》也学得十成。中国建筑在该片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甚至超过了中国的动画片。

  李安影响了他们无招胜有招的武侠精髓

  《功夫熊猫》一开场,熊猫头戴遮住眼睛的斗笠,身穿随风摆动的披风,走到一个小店中,要了一壶酒自斟自饮,几位小喽啰来找茬,熊猫二话不说就动起手来……这个场景如此熟悉,颇似《卧虎藏龙》中玉娇龙的一次出场。《功夫熊猫》向李安借鉴颇多,在表现功夫的手法上,猴王、老虎、螳螂、毒蛇、丹顶鹤等5大高手都会站在树梢上,腾空飞起外加劈腿,这都是《卧虎藏龙》里李安教给美国人的中国功夫。而《功夫熊猫》在表现功夫的内涵时,也在结局中展现“无招胜有招”的精髓,从最后那一本没有字的武林秘籍中,阿宝理解到最强的功夫就是认为自己是最强的,从而打败了雪豹。这种中西合并的功夫内涵,正是李安这些年在好莱坞告诉美国人的,恰到好处地用在了该片中。

  谭盾影响了他们中西合璧的配乐

  浣熊师傅出场的时候,手拿一根竹笛,一个人站在树下吹起了一支中国乐曲,这个场景会让无数中国人倍感亲切,这正是传统武侠片喜欢使用的表现高手的方式。而浣熊吹奏出的这支笛曲很有中国韵味,似乎只有谭盾才写得出来。《功夫熊猫》的配乐分别由奥斯卡奖得主汉斯·季默和约翰·鲍尔来编写,他们借鉴了不少谭盾的中国曲风,像好莱坞传统动画片一样,毫不吝啬地采用了管弦乐演奏的音乐,完全没有流行歌曲。片中的音乐主要是以管弦乐为主,中间加入了几段笛子、二胡等中国传统乐曲,这种方式既不会让中国观众觉得太西化,也不会让西方观众觉得太陌生。而这种方法,正是谭盾这么多年能立足好莱坞的一个重要方式。

  还有来自他们的影响迪斯尼的个人英雄

  《功夫熊猫》最多的借鉴是中国的电影,但它仍然具有好莱坞风格。《功夫熊猫》采用的结构是传统迪斯尼式的个人英雄主义成长方式,阿宝最初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胖子,一个巧合让他成为武林中的“神龙大侠”,他最初骄傲,然后退却,结局时的关键时刻出现,拯救了村子。这种结构在迪斯尼任何一部片子里都有所展现,虽然该片是梦工厂和派拉蒙合拍,但仍然不经意地向他们的死对头迪斯尼致了敬。(沈梅)


  《功夫熊猫》来势“熊熊”

  《功夫熊猫》的背景设定在古代中国,讲述一只名叫波的熊猫临危受命成为动物世界武林盟主的喜剧故事。中国元素帮助擅长动物题材动画片的梦工厂再次获得票房成功,《功夫熊猫》成为梦工厂有史以来首映周末票房最好的非续集动画片。

  《功夫熊猫》周末3日在美加影院以600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超过了梦工厂动画大片《怪物史莱克》和《马达加斯加》当年上映时的票房收入,仅次于《怪物史莱克2》和《怪物史莱克3》。除好莱坞当红谐星杰克·布莱克为片中肥胖笨拙的熊猫波配音外,达斯廷·霍夫曼、安吉丽娜·朱莉、成龙和刘玉玲等著名影星也为该片配音。

  据负责《功夫熊猫》一片发行的派拉蒙电影公司介绍,《功夫熊猫》不仅受到儿童和家庭观众的追捧,也相当受青少年观众欢迎。据统计,在这部影片的观众群体中年龄在17岁及以上的观众约占71%。[详细]

  “熊猫人”呼吁抵制《功夫熊猫》

熊猫人赵半狄——来自赵半狄博客

  16日上午,赵半狄来到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呼吁抵制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在中国的上映,他给出的理由是:好莱坞在莎朗·斯通发表对中国地震的言论后,又跑到劫后余生的中国“捞金”不合适;《功夫熊猫》“盗窃”中国的国宝和功夫。对于赵半狄的呼吁,电影局有关领导给予接待,表示理解群众的情绪。[详细]

  抵制《功夫熊猫》 爱国还是自我炒作?

  赵半狄先生抵制《功夫熊猫》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认为“好莱坞,它的气质和价值观会产生大量莎朗·斯通这样的人物。这样的好莱坞,还要在劫后余生的中国捞金”。

  能将“熊猫”和莎朗·斯通联系起来,使我不得不佩服赵半狄先生想象力的发达。但只要不是习惯用脚趾头思考的人,总会知道,一个莎朗·斯通怎么能代表好莱坞?别忘了中国有很多爱国演员(如成龙、李连杰)也在好莱坞发展,按照赵半狄先生“一棍子打死”的逻辑,难道这二位是文化汉奸?[详细]

网友大多不认同抵制功夫熊猫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现代快报:为什么要我们抵制《功夫熊猫》?
动画片《功夫熊猫》成北美票房榜冠军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经济观察报》
社长兼总编辑 刘坚

媒体不应一味负面报道
《销售与市场》
副总编辑 罗文杲

营销期刊不惧互联网冲击
中国经济周刊 季晓磊
市场竞争下我国体制内媒体的市场化之路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