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传媒经营 >> 发行 >> 文章正文
“诺奖”作品并不畅销 出版商陷入滞销窘境
作者:李菁     来源:新民晚报     更新时间:2007-11-6 9:04:23

  去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让国内最早引进其小说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旗下文景公司成为图书市场上一时的大赢家。今年诺奖被88岁的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纳入囊中,消息传来之初,一些国内出版社也表现兴奋,紧急加印曾出版过的莱辛作品,然而很快面临图书滞销的窘境。

  不见读者抢购

  记者昨天在上海书城看到,一楼大厅的中间位置堆放着“高垛”般的两种莱辛小说——《金色笔记》和《野草在歌唱》。一个小牌子特别提醒读者注意,这是今年诺奖得主的作品。然而,对此表示关注的读者并不多,周遭显得有些冷清,偶尔有人过来翻阅,看了两页又放下了。书城企划部主任江利告诉记者,这两本书都是译林出版社多年前出版过的,其中《金色笔记》为莱辛代表作,但据说当时反映一般,只印了一版,这次得知莱辛获奖后,出版社立马重新设计了书的封面,在第一时间加印了3万多册,发往各地书店。不过,这两本新版书在上海书城上柜近两周来,并未出现读者抢购现象,平均每天只售出10多本。江利认为,这或许是因为中国读者对于莱辛的女权主义立场和小说背景比较陌生的缘故,很难把她的作品读下去。

  “大卖”毫无迹象

  上海译文出版社以前也出版过莱辛的小说《又来了,爱情》,记者向该社总编助理赵武平了解情况时,他介绍说:这本书是1999年12月出版的,是“现当代世界文学丛书”中的一本,当时印了5000本,结果没有卖完。最近虽在考虑重新出版莱辛的作品,但并不着急,一方面《又来了,爱情》的版权合同已到期,续约或签其他作品需要时间,急不得;另一方面,莱辛在英国也始终不是畅销书作家,指望她一得到诺贝尔奖,书就大卖,那是不现实的。

  赵武平说,莱辛是英国的主流作家,她的作品属于“现代经典”,但较为难懂。作为一家专业的外国文学出版机构,引进出版莱辛的作品显然是必要的,因为这是一项文化积累的工作,可是如果抱着跟风捞一票的心态,那将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极有可能适得其反,甚至酿成“悲剧”。

  靠读者短暂的好奇心来出版图书无法持久,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出版界可以举出很多。赵武平认为,诺贝尔文学奖绝不是出版社包赚不赔的良方,要是出版人简单地跟着诺贝尔奖这根“指挥棒”起舞,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文章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高端访谈
魅力人物
特别关注
推荐新闻
动态广告
Copyright 2005 - 2006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