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分类传媒 > 电视 > 文章正文
《岩松看台湾》的追求:大气,亲和,深邃
作者:李向阳     来源:视听界     更新时间:2006-12-1 16:21:28



  中央电视台与台湾东森电视台于去年七月中下旬联合推出的大型系列报道《岩松看台湾》,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央视首次以主持人冠名,全方位立体式地报道台湾,开创了两岸媒体携手搭建交流平台的先河。节目延续时间之长,涉及内容之广泛、深刻,播出后在两岸引起反响之强烈,都是历史性的。值得注意的是,节目自始至终贯串着对大气、亲和、深邃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理想的追求,就对台节目的创新问题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探索,值得人们总结研究。

  一、大气

  用如椽大笔写出大家风范,是历代有成就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的共同追求。电视新闻报道不同于写诗、做文章,如何运用现代视觉与声像手段把节目做得既精致耐看又可人大气呢?《岩松看台湾》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从题材来看,节目组充分发挥了央视的特殊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合作伙伴东森电视台作为台湾本地实力媒体的巨大潜力,视野高远,快刀裁剪,对题材的选择非常讲究。应当说,对于大陆的观众来说,不论是老一辈还是年轻一代,对节目组赴台采访报道都有很多的期待,大陆电视媒体初到台湾,需要报道的内容也确实很多。因为,这里曾经在经济发展上号称亚洲四小龙之一;这里人文荟萃、风韵独具,有高山族同胞在这里世代生息、长期奋斗;这里政治生态云诡雾谲,被国际上的敌对势力所长期觊觎,如此等等。如何规划取舍,对节目组无疑是一项挑战。做平、做浅了,可能就是一般的旅游纪实节目,谁都会做,犯不着央视兴师动众;做得太前瞻、太激情了,又有可能引发一部分人的逆反心理,影响对台工作的大局。

  在这里,节目组高屋建瓴,系统把握,在充分占有声像资料与掌握众多采访线索的基础上,既紧紧抓住热点、亮点,又高度关注民生、民情,体现了选材视角与运筹的独到之处。也就是说,在分别介绍台湾的市政成就、风土人情、历史文物、社会义举、名人风采的同时,把主要笔墨放在对连战、宋楚瑜、陈文茜、蒋孝严、高金素梅、余光中、柏杨、侯孝贤、证严法师与王永庆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头面人物或代表性人士的访谈上。前者(指《台湾印象》,下同)注重面的铺陈,面里有点,显得花团锦簇;后者(指《台湾人物》,下同)注重点的开凿,但又照顾到面,犹如群星灿烂。如果说前者是一片广袤的原野,后者则是一座座高耸的山峰。原野与山峰开合有致,功能耦合,跌宕起伏,多姿多彩,既满足了不同层次观众的收视需求,又锁定了一部分特定收视群体,使之欲罢不能。

  《东方时空》改版后的重要理念之一,是"感受真实,直通新闻现场"。《岩松看台湾》毕竟是新闻性节目,在选材上必须体现新闻眼光的敏感性,追求"第一时间"的新闻传播效果。将追求题材的宏富与追求新闻价值的独特性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必然会使人感到鲜活雄浑、酣畅淋漓,不得不击节叫好。这是使节目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例如,7月11日首播的《初到台湾》,看似平常,不过是采访组登机、转机、通关,东森台员工到机场接站,白岩松与东森台新闻主播卢秀芳小姐在东森台新闻演播室共同主持系列报道开场白,如此而已。而实际上,这档节目却包含了丰富的现场新闻信息:东森台员工对节目组赴台出自内心的热忱欢迎;岛内众多平面媒体对节目启动高度关注,纷纷要求采访白岩松;节目组成员对赴台转机之艰辛有了切身体会;同机的探亲台商--一中年男子和他十几岁的儿子对尽快实现两岸客货直航的急切期盼;国民党籍民意代表蒋孝严联合九十名知名人士新近提出了有关解决两岸包机节日化、常态化问题的议案等,几乎都是两岸受众当下关注的热点问题。正是由于有了这么大容量的新闻信息,使节目一露面就显得身手不凡,成了吸引眼球的亮点。

  近年来,以人物类专题报道为主的新闻节目,新闻性弱化的趋势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是,这次节目中出现的人物专访,由于突出了采访对象的新闻含金量,却有效地巩固了人物专访的品牌效应。众所周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在去年春夏之交先后率团历史性地访问大陆,是半个世纪来在两岸关系中影响巨大的新闻事件。他们返台后在想什么,在做什么?他们与中共高层达成的共同愿景与主要共识能够付诸实施吗?这是包括台湾民众在内的广大观众最为关注的问题,对他们的专题采访事实上担负着新闻追踪的任务。连、宋两位先生也深知央视记者专题采访的兴奋点之所在,与记者的配合相当默契,几乎有问必答,圆满实现了节目策划的初衷。显然,对于这样的新闻采访,不论是大陆观众还是台湾地区的民众,都会给予高度评价,满足了最紧迫的知情需求。

  在分析研究《岩松看台湾》节目的制作风格的时候,不能不提到主持人的视角之独特,心态之平和、大气。不论是在东森电视台新闻演播室还是在采访现场,我们的主持人依然是那么风度翩翩,那么幽默睿智,那么自信从容。褪去了意识形态的包装,还原为原汁原味的介绍,一是一,二是二,用语实在,慧眼独具,展示了央视及其从业人员之气度。

  至于央视与东森电视台围绕节目的制作播出而实施系统联动、连线配合,这样 的传播规模与气势,也是其他节目、媒体一时难以企及的,这里就不展开叙述了。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新闻
走进现场还是背景 室外谈话节目的尴尬与出路
情景短剧展现案情 判案竞猜节目新在何处?
旅游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空间
主持广播知识性访谈节目贵在引导
法治类电视节目的策划机制
地市台服务类广告代理制:作用显著 必然选择
评论:电视的纯洁不代表社会的健康水平
台首富郭台铭进军影视 要拍100部电影和电视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高端访谈
热点专题
热点新闻
推荐新闻
动态广告
Copyright 2005 - 2006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