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传媒观察 >> 评论 >> 文章正文
新视点:戛纳是华语片集体沦陷的“地狱”?
作者:佚名     来源:南都周刊     更新时间:2007-4-27 16:45:51

  姜文、王小帅、侯孝贤“抱憾出局”;李扬的《盲山》只进入“一种关注”单元;王家卫《蓝莓之夜》虽然入围本赛,却是地道的西片身份。看来,除非老王在最后捧回一片金棕榈,能让大家多少“节哀顺变”以外,2007年的戛纳60年华诞,华语片“惨败”基本已成定局,也难怪传媒界诸位华语片粉丝如丧考妣。

  可如果细细一想,账似乎又不能这么来算。

  主理两个单元评选的贾樟柯是不是中国人?张曼玉是不是中国人?刁亦男和李扬是不是中国人(别管入围的是哪个单元)?凭什么露脸的事里都有中国人?又凭什么连科波拉、肯·洛奇、侯麦、伍迪·艾伦、米勒、阿巴斯、北野武……如此众多的著名影人都不得不退避三舍的竞赛单元里,就一定要出现姜文、王小帅,他们是今天世界电影的太阳啊?!

  伍仕贤不是一个多了不起的导演,但他有一句话我很同意:“电影节不是奥运会。”就算是奥运会,常胜的奥运冠军也不多见。我们电影上的爱国心,千万不要被乒乓球和跳水的骄人战绩忽悠得过于廉价了。更何况,中国电影现在是生存在一个票房尴尬、连分级制都没有确立的“史前世界”!

  “《太阳》意外出局戛纳电影节”,看到众多门户网站上类似的标题,让人生出一丝面对井底之蛙的悲哀。老是盲目地以一种志在必得的功利心,去看待艺术荣誉上的得失,这大概是中国电影从这十多年的“奥斯卡情结”到“07戛纳之痛”的症结之所在。中国电影为什么会抱憾奥斯卡?因为作为最佳外语片,它们的艺术性不够;作为最佳影片,它们说的是中国话,演的又是中国人的故事,跟美国人没关系。而作为奥斯卡成功的一个例证,李安则很清楚地利用了上述规则。

  戛纳已经给过中国人一个金棕榈,两个影帝(葛优和梁朝伟),一个影后(张曼玉),三个评委会大奖(《戏梦人生》、《活着》和《鬼子来了》),两个最佳导演(杨德昌和王家卫),N个单项奖……虽不至于天堂,但也绝不是中国影人的地狱。不管今年姜文们还有没有在威尼斯、柏林的运气,衷心希望本土导演今后能像已故的得过双金棕榈的今村昌平导演、近十年来佳作迭出的金基德导演那样,时刻以“金”的标准来苛求自己的每部电影。真要这么做了,得没得个把奖,入没入个把围,又有什么遗憾。

  相关新闻
第60届戛纳电影节庆功宴(组图)
戛纳电影节揭幕 华人女星惊艳红毯(组图)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高端访谈
魅力人物
特别关注
推荐新闻
动态广告
Copyright 2005 - 2006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