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聂晓阳:活着 维护生命最底线的尊严
作者:宋文华  文章来源:健康大视野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1 10:27:39  文章录入:史煜霞  责任编辑:史煜霞

  我是在替我的亲人,以及那些关怀我、关心我的人,还有新华社、国家、社会来看管和保管、保护我自己的身体。

  聂晓阳的办公室,位于北京一个繁华的商业大厦之上。下面是熙来攘往的购物者,上面就是他安静的办公室。这样的情景正应了那句话:一步跨越繁华与宁静。同时,也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语:大隐隐于市。当然,聂晓阳并不是什么隐者,他是一个从战场凯旋归来的“无冕之王”。

  壮士的别离

  2002年,当以巴冲突最激烈的时候,聂晓阳作为第一批赶到现场的外国记者之一冲进了耶路撒冷。之后,当巴格达枪声再起,他那颗不安分的心又按捺不住激动了。当新华社总社的征询电话打来,聂晓阳要了一个小时的时间。这一个小时,他没有在那里患得患失,权衡利弊,而是很理智地打电话争取妻子、母亲的支持。

  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可以一直被幸运女神眷顾。对于聂晓阳而言,耶路撒冷的平安已经是很侥幸了,这次的巴格达之行,让所有关心他的人心头仿佛又被什么东西揪紧了。临行前,聂晓阳的很多朋友从遥远的地方赶来为他送行。当时的那种气氛,让人感到,就好像诀别一般。就连聂晓阳自己都感觉“我自己不知道我去了以后,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回来,我也不知道。”

  可即便如此,聂晓阳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那片不安宁的土地……

  不安的心遭遇不变的食谱

  初到巴格达,为了安全考虑,朋友们都告诫聂晓阳前三天不要出门,先熟悉一下环境,制定一些所谓的安全措施以后再出去。但是,不安分的聂晓阳一心想做出好新闻来,怎么听得进去朋友的劝说。到了巴格达的第一天,他就出了五趟门。因为到了巴格达以后,聂晓阳发现环境比他想的还要恶劣,而且工作的条件非常地差。那时在巴格达没有手机,固定电话全部中断,他们只有依靠海事卫星发稿和外界联系。而且那里没有Internet,也就意味着不能上网。如果要上网就必须通过无线上网,只有安装卫星。所以,聂晓阳到的第一天,再稍事休息以后,他就出门去联系安装因特网的事情。在他看来,这是关乎工作的大事、要事,也是他了解巴格达的第一个途径。

  当工作在进行之中的时候,另一个让他曾经担心的问题——吃饭问题出现了。聂晓阳在去伊拉克之前,最担心的两个问题就是安全和吃饭。“在那儿吃饭怎么样?工作忙的时候,能不能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和顺利工作。”在那种危乱的情况下,不可能有自己的厨师。如果请当地饭馆送饭,从财力来讲做不到。如果自己做,根本得不到保证,聂晓阳说他曾经一碗方便面3个小时都没有吃完。而且在伊拉克这样的国家,石油是相当丰富,但是绿色蔬菜却也是相当贫乏。当地的菜就是土豆、西红柿、鸡蛋,至于那些绿色的蔬菜,比如说我们司空见惯的大白菜,在那儿却根本买不到。偶尔可以买到生菜,但那个生菜的味道却已经变了味儿。当地人说,贫铀弹的辐射,越是大叶的菜,吸收辐射物越多,吃了对身体也不好。绿色蔬菜,在那儿就是奢侈品。以致后来,当聂晓阳知道要离开巴格达的时候,他给他妻子打了一个电话,告诉妻子他最想吃的,一个是豆腐,一个是白菜。

  活着,维护生命最底线的尊严

  聂晓阳在去巴格达之前,疼爱他的祖父曾经告诉他三句话:“第一要注意安全;第二要注意安全;第三,一定要注意安全。”祖父要聂晓阳给他保证。

  安全,完整地保存自己成了他最重要的任务。厚重的防弹背心、高薪聘请来的保镖,降低一切可能的不安全隐患。

  “这个城市,后来我形容它是‘阳光下的鬼城’,就是阳光非常灿烂,但是阳光灿烂,更加显示出这个城市死亡般的寂静,大街上从来没有人,到处都是垃圾没有人整理,十字路口没有红灯没有绿灯,交通灯都关了。你知道这个城市里面有十几万人,但是你不知道他们在哪儿。”

  在伊拉克,聂晓阳每天面对最多的就是受伤、死亡。死亡不仅仅是个数字,跟他们无关的人,却死在他们身边。虽然已经远离那里这么久了,但是当聂晓阳谈到这里的时候,眼神中还是透出一丝哀伤,他说:“在那里,有一个母亲,早上,她送走她的5个孩子。晚上,她不知道,谁还能回来,谁回不来。没有任何把握。”

  像聂晓阳这个年龄的人,恐怕很少有人像他这样见过这么多的死亡。“如果你每天都面对死亡的威胁,你每天都有一种随时被瞄准的感觉,你每天目睹很多死亡,你每天在你稿子中,接触的都是在早上一个鲜活的生命,到了傍晚或者到了中午,就变成了一个黑色塑料袋里面冰冷的身体。这个时候,一方面,你感到生命特别的脆弱,从来没有感到生命这么的脆弱。另外一个方面,你的生命意识会非常的强烈。”巴格达的经历,让聂晓阳学会了尊重生命,学会了珍视生命。“我觉得我们几个在巴格达待过的人,都特别明显地具有非常突出的这种生命的意识”。

  “大年三十我们躺在床上,外边的枪声像鞭炮一样密集。我的生命不属于自己,我的生命首先是父母给的,其次我对很多人负有责任,比如我的妻子、我的孩子。另外我的生命也是属于国家的,国家培养了我,我现在在为国家而工作。实际上来讲我是在替我的亲人,以及那些关怀我、关心我的人,还有新华社、国家、社会来看管和保管、保护我自己的身体。所以在那边我们生命的意识非常强烈。在巴格达工作过的人对一草一木都非常关心,因为什么?那是一个生命。”

  现在的,留给未来的

  其实,聂晓阳这样的挑战自我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1999年夏天,他乘坐“雪龙”号破冰船参加了首次中国国家北极考察,到北极进行了75天的考察。

  可能是没有了巴格达那样的枪林弹雨威胁,在聂晓阳的眼里,那次科考不亚于一次极地旅行。考察船上24小时的热水、暖气,还有游泳、打球、钓鱼这些运动休闲,让科考多了几分闲适与惬意。最让他高兴的是在极地看太阳,他说那里的太阳是有不同颜色的,很神奇。但是,那毕竟不是旅行,而且不是在普通的陆地。所以,对人还是有考验的。尤其是心理的考验,茫茫大海,不可预知的危险,都是对人心理素质的极大考验。人是感性动物,刚入海的时候,第一周会感觉新鲜。当新鲜过期,第二周就是平静。平静会孕育着不安的爆发,第三周这种烦躁就可能会爆发出来。所以,适时地调节自己的心理,控制自己及心情就成为这期间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回国之后的聂晓阳,远离了炮火与死亡,他现在可以陪在妻子和儿子的身边了。也许是看过了太多的死亡,让他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和平与幸福,连他的电脑桌面都是家人幸福的笑容。

  虽然没有了战争时期的焦虑,和平的环境慢慢地平复了他的不安。但是,他并没有忘却那段记忆,写书,继续关注伊拉克局势,他的目光仍旧没有离开那里。他希望人们不要忘记,不要忘记那些曾经的悲哀。珍惜我们手里现在拥有的!

  (聂晓阳新华社巴格达分社负责人,陕西西安人。1993年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1996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同年入新华社。曾在耶路撒冷工作两年。作为新华社记者曾经乘坐“雪龙”号破冰船参加首次中国国家北极考察队,参加过多次重大事件的报道,足迹遍中国。主要著作有:《北极首航纪实》、《保卫21世纪——关注自然与人的笔记》、《在耶路撒冷的日子里》、《威利士流泪——亲历战后伊拉克》等。)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