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专家官员 >> 文章正文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中国需要千万个王旭明
作者:张英     来源:南方周末     更新时间:2007-8-3 10:19:54

  7月6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断章取义的批评是真正的无知》,表达了他对部分媒体的不满。同样,他的不满也激起了媒体的不满。

  其实,这已不是王第一次批评媒体,在中国庞大的新闻发言人群体中,王是一个奇特的人,他的每次公开表态,几乎都成为众矢之的。甚至经常有公开的评论要求教育部撤换他。但他却雷打不动地干了5年,是他那批新闻发言人中做得比较久的一个。

  这五年中,他不断和个别媒体和评论人开战,“教育买衣论”、“媒体无知论”、“中国教育成功论”等等,都是媒体对其发言进行的概括。而王几乎每骂必还。

  有媒体记者戏称,作为“新闻发言人”的王旭明经常成为“新闻当事人”,成功还是失败?而他的同行则评论他为“敢说实话的人”,甚至还有人说他是中国最具西方色彩的新闻发言人。

  7月27日,中央某单位新闻发言人和本报记者谈起了王旭明,她很钦佩王的勇气,王在北京新闻发言人圈子中,获得的评价很高。为什么同行和公众对他的判断截然相反?

  7月17日深夜,在广州参加大学生运动会的王旭明,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专访,我们一直希望能够看到他的内心深处。

  “在断我的章取我的义”

  南方周末:7月6日,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名为《断章取义的批评是真正的无知》,你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方式回应?

  王旭明: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有些媒体关于教育的报道从本质上说是没有道理的,或者说是无中生有,或者说断章取义。那篇文章如果不是编辑对我的原文作了改动,火药味会更浓。我原文的最后一句话是,“我说这种无中生有和断章取义是一个不完美社会当中的伴生物。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完美,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我相信断章取义和无中生有断没有好下场”(笑)。

  比如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说“教育部不支持设立中华母亲节”,网上都在炒这个新闻。其实我们根本没有作此表态。再比如我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希望媒体能够及时准确地报道我的话,不要断章取义。马上我就看到一家著名报纸发表评论:“王旭明要求公众不要对他的理论断章取义,这是对公众监督权的蔑视”。而我通篇文章没有提过“公众”两字。

  我确实没有权力要求公众不断章取义,但是我能要求媒体不断章取义。因为媒体是文化人啦,媒体是在同一个层面上的有高文化的人,但是就是这样的媒体在断我的章取我的义,公然把我的“媒体”换成了“公众”,有时候我觉得只能用两个字说:无奈。

  南方周末:你认为媒体应该宣传国家政策,你觉得媒体必须听政府的话?

  王旭明:我们的媒体都是国家办的,用的是纳税人的钱办的媒体。那么我认为我们这个媒体,为国家说话,为纳税人说话,是理所应当的。我们和西方的媒体形势并不一样,我们不是私人老板办的媒体,这个资本家办的媒体代表的是集团的利益,那我们这个媒体自然应该代表国家的利益。

  我认为,媒体应该全面准确、及时有效地去宣传国家政策。几年来我在各种场合(包括在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媒体的座谈会上),我就反复宣讲这个观点。虽然我遭到了误解或不被理解,但是我特别高兴地看到我的观点渐渐被宣传部门所认可。最近几个月来,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很多中央媒体,每周一都有一个《政策解读》的栏目出现,虽然这个栏目我还觉得非常得刻板,不够生动活泼,但起码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我认为媒体应该大大增加这方面的新闻报道。

  南方周末:教育、医疗、住房被称为新三座大山,公众的这种情绪,你觉得有没有道理?有人说你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公众情绪的发泄对象,你怎么看?

  王旭明:如果从公众发泄情绪对象这个角度讲,有某种合理成分。换一种更圆满或者更准确完整的话呢,我觉得是人民群众这几年确实对教育格外关注。人们在衣食无忧、在生活基本保障满足的时候,不断提高对教育的需求。那么在这种背景下,我觉得当前人们对教育最大的矛盾就是优质教育的不足、良好教育资源的不足和人们对良好教育渴求之间的巨大矛盾,那么在这个矛盾当中呢,有这种不满或者那种不满,自然是很必然的。

  如果说我是这种不满或者这种什么的出气筒或者发泄对象,那我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能说一点意义没有。

  南方周末:我想知道你的父母、爱人、亲戚、朋友是从哪些渠道了解你的情况?以你为骄傲,还是经常为你担心?

  王旭明:有一篇对我影响最大的、攻击我的文章,在一本著名的杂志上,说“王旭明这样的人,还能担任教育部的新闻发言人,而且至今还在当,我们不仅要问责于王旭明,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问责于他所供职的部门的人事部门”。

  我觉得这个指责太严重了。我们很高级的干部出了问题也很少出现这种评论,居然王旭明这样一个区区小人物,就要问责于他的人事部门了。我觉得这确实对我影响很大。这样的批评有点“文革”遗风,这也说明这种腐朽、陈旧、不合时宜的观念有多么得牢固。

  包括我父母、爱人、亲戚、朋友,他们在电话里对我说,“你少说点吧,你还能干下去吗?”甚至有人问“听说部里已经处理你啦”这样的电话都有。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王旭明:媒体关注贫困大学生要立场正确
王旭明:低级庸俗的选秀活动应刹车
王旭明:擅长同媒体打交道是官员的基本功
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新闻发言人应该职业化
王旭明:新闻发言人是高危行业 我还在挨网民骂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经济观察报》
社长兼总编辑 刘坚

媒体不应一味负面报道
《销售与市场》
副总编辑 罗文杲

营销期刊不惧互联网冲击
中国经济周刊 季晓磊
市场竞争下我国体制内媒体的市场化之路
人民网 总裁 何加正
网络实名制时机未到,监管尚需行业自律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